苏舜钦
【译文】 想要用铅刀砍伐丹桂树,想坐在井边攀登青天。 摆下各种玩具来抵挡猛虎,不如以道义求得高位权势。 【注释】 1.难易言:出自《庄子·外物》:“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故君子之所以见大距远道者,小人固不识也。”意谓“难以说清楚”。 2.拟把铅刀伐丹桂:比喻才能不足,欲以小器之能去干大事。铅刀:喻指微不足道的才干或技能。 3
【解析】 “吴江亭”即《吴江亭》一诗,此诗是作者在吴江游宴时所作。全诗前六句写景抒情,最后两句抒发感慨。第一句描写诗人所见之景;第二句点出江山之美;第三四句写诗人拟酬佳景,但怕美景被笑。 【答案】 (1)气象清雄天与邻:形容景物的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如天地相接,浑然一体。 (2)世间不合有埃尘:世间哪里会有尘土呢。 (3)拟将累句酬佳景:打算用这一连串的句子来酬答美好的景色。
【解析】 此诗的注释应包括每句中的关键词。 【答案】 题花山寺壁 寺庙因山上的花得名,山上的繁英(花朵)看不到,草丛纵横(杂草丛生)。 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注释: 1. 某为世所弃困居于苏:某,指诗人。因被世人抛弃而穷困潦倒,流落于苏州。 2. 平生交游过门不顾:与朋友交往,从不曾错过机会。过门,拜访的意思。 3. 长安侍读叶丈:长安(今陕西西安),是唐朝的都城;侍读,指侍奉皇帝读书。叶丈,对人的尊称。 4. 不以秦吴之远高下之隔闵此穷悴:不以距离遥远和高低贵贱的区别来同情我的贫贱和憔悴。闵,同“悯”,同情、怜悯。 5. 特贶以诗:特别赐给我一首诗
诗解析: 1. 诗句解读与关键词注释: - 向夕依阑念昔游:在傍晚时分倚靠在栏杆上思念过去的游玩。这里的“向夕”表示傍晚,“倚阑”是倚靠栏杆的动作,“念昔游”则是回顾过去的游览。 2. 译文对照与分析: - 秋夕怀南中故人:秋天的傍晚我倚靠在栏杆上怀念着南方的朋友。 - 萧条节物更他州:萧瑟的秋季景物让我感到更加孤独和寂寞。这里的“节物”指的是秋天的景色,“更他州”表明自己身处他乡。 -
积翠湖心迤逦长,洞台萧寺两交光。 鸟行黑点波涛白,枫叶红连橘柚黄。 人我绝时隈树石,是非来处接帆樯。 如何遂得追游性,摆却营营不急忙。 注释: 1. 积翠湖心迤逦长:描述的是湖边景色优美,翠绿色的植被延绵不绝,湖面宁静而广阔。 2. 洞台萧寺两交光:描述的是洞口的山洞和周围的寺院互相映照,形成美丽的光影效果。 3. 鸟行黑点波涛白:描绘了鸟儿在波涛中飞翔的动态,黑色的影子点缀在白色的波涛之中。
了语不了语(释义:说了又说)公餗欲成忽覆鼎,银瓶汲绝还沈井(释义:想做成事情却突然失败,就像把酒从瓶子里吸出又倒回去一样。比喻事情没有成功反而失败)。 乳虎咆哮落深阱(释义:像乳虎一样咆哮着落入深深的陷阱。比喻有勇无谋的莽撞行为)。 青萍一挥断人颈(释义:用青萍一挥就能切断人的脖子。比喻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青萍是一种草名,可以制箭,这里用作武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寄题赵叔平嘉树亭》。下面是对该诗逐句的解释: 1. 嘉树名亭古意同,拂檐围砌共青葱。 注释:这里的“嘉树”指的是高大、茂密的树木,而“名亭”则是指有名的亭子。诗中的“古意同”意味着这种亭子与古时的亭子有着相同的韵味和风格。而“拂檐围砌共青葱”则描述了这些树木和亭子周围的围墙都显得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2. 午阴闲淡茶烟外,晓韵萧疏睡雨中。 注释
翻译: 夜闻笮酒有声因而成咏 在月光下,我听到那新酿的糟酒发出的声响,心情顿时变得轻松。 几段愁绪都被酒香化解了,欢愉的心情已经酿成了美酒。 空寂的台阶上只有雨声,而三峡的流泉却没有这样的声息。 只等着松轩看飞雪,邀请宾客同饮瓮头清。 注释: ①夜闻笮(zé)酒有声因而成咏:夜里听到新酿的酒发出的声音,于是作了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②糟床:指酒坛子。③敧(píng)枕:侧卧。④滴破:酒香四溢
【解析】 本题是鉴赏古诗的名句。首先要读懂全诗,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要把握关键词语在诗句中的含义和作用,并结合写作背景进行赏析,最后要写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本首七绝前两句写去年与友人把酒共饮时的情景,后两句则写今天寻访友人,发现园中竹密梅含,景色宜人;中间两联是写园中主人对客人的接待和诗人的自比;末联是说,待到归期,定当如旧约,与朋友同游池上。“竹密”二句暗用典故,“竹”指王猷、王凝之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