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
题泛海图 昔我棹瓜州,金焦望㟞㟞。 灵山咫尺闲,不得穷𡾰嵼。 还家述游踪,高堂一笑莞。 江湖险可吁,泛海况不戁。 抚摩慰惊魂,软脚呼盘盏。 由来慈母心,险夷最所拣。 孝廉本儒衣,文章富编刬。 胡为涉遐思,浮海穷觇矕。 有母足慈悲,奉佛信瑟僩。 共道洛伽岩,实惟仙药产。 神人渡迷津,福汝能简简。 虔祷或有凭,孝思本无限。 图此塞寸诚,灵心聊结撰。 云涛纷满眼
在《题朱伯韩诗集后十首 其二》中,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情感,细腻地描绘了自然界的景物和人物的情感状态。下面是这首诗的分析: 1. 诗词原文: 稂莠骄复骄,桃李阒无言。 堂堂魏长史,画筹壁上观。 丈夫有深意,出手无俗弹。 恒沙阅人面,相识良独难。 2. 诗意解析: - 稂莠骄复骄,桃李阒无言:这句诗表达了对不肖子弟的不满和讽刺。稂莠指的是杂草和野草,此处比喻那些品行不良的人,他们骄傲自大
诗解: 1. 逆夷昔烂漫,兵甲禦南东。 - 解释: “逆夷”指的是对明朝的反抗者,“烂漫”意味着其行为猖獗或难以控制。这句话描述了过去明朝在南方对抗反抗者的艰难局面,使用“烂漫”形容其行为的混乱和无法预测。 2. 杀人饲蛟鳄,大海为之红。 - 解释: “杀人”和“饲蛟鳄”表明了战争的残酷,不仅牺牲了大量士兵,还牺牲了无辜的民众。而“大海为之红”则描绘了战争造成的严重后果
【注释】 ①遒迈:高远。 ②烦悰:烦闷。 ③良朋:好朋友。 ④十年聚京辇:在京城共事多年。 ⑤并头:并肩,同坐。呴濡:互相扶持。 ⑥深言:深刻的话。 ⑦安綦絇:牢固地系结。 ⑧倾欢:尽情欢乐。家酿:自酿的酒。 ⑨镫火:灯烛光。 ⑩脱弃:抛弃、丢弃。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即点出时间是秋季,时值岁暮天寒;而送别之人却是友人黎樾乔,因此诗人感到心情烦躁,郁郁不乐。次句以“无少舒”作答
诗句释义与赏析: 金陵昔锸血,裂眦激癃疲。事过付东风,沓沓如故时。 岂非吾辈耻,痛钜不可思。三更荷戈起,四问夜何其。 注释解析: - 金陵昔锸血:指的是历史上的金陵(今南京)在三国时期被曹操军队攻破后,血流成河的历史事件。 - 裂眦激癃疲:形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疲惫,眼睛因为流泪而睁不开,身体因劳累而无力。 - 事过付东风:比喻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不再重要,如同春风一样能吹散一切。 -
这首诗是曾国藩在朱伯韩的诗集上所作的题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 第1句:鸡鸣之时,人们已经起床开始新的一天。"鸡鸣足朝莫"意味着早晨的鸡叫声就已经叫醒了人们开始新的一天工作。 - 第2句:夜晚阴云密布,但最终还是没有放晴。"阴曀终不开"描述了夜晚虽然阴沉但并未晴朗。 - 第3句:高秋时节,天气寒冷,人们在寒夜中战斗。"高秋战寒夜"描绘了深秋季节的寒风凛冽
这首诗是李白对友人黎樾乔的送别诗。黎樾乔,字少南,号侍御,四川江津人 。他年轻时很有志向,喜欢学习兵法。开元十三年(725),他与李白、杜甫等一起游峨眉山,在山上住了三个月,他们结伴而行,同甘共苦,彼此非常亲近,所以有“俱飘零”之语。 首联写洞庭湖的壮阔和诗人的豪情。“天下”,指全中国;“六宇”,指天地。这一句的意思是:洞庭湖广阔无比,浩渺无边,它横贯整个天下。 颔联写诗人的两位好友
我们来分析题目“题朱伯韩诗集后十首 其六”中的信息。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由作者亲自为朱伯韩的诗集所作,共八首,这是其中的第六句。 1. 诗句释义: - “吾子如春阳”:形容某人如同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和煦。 - “照临列枯朽”:照耀着众多枯萎腐朽的事物。 - “我亦无所知”:表示自己对诗歌没有太多了解或见解。 - “我亦无所有”:表示自己对诗歌没有太多的物质收获或财富。 - “颇好感事诗”
【注释】 丁未: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六月二十一日,苏轼在杭州任通判。邵二:指苏辙和其弟苏迈。 邵二:指苏辙和其弟苏迈。梅叟:苏轼的朋友梅尧臣,字圣俞。 谢:感谢。邵侯:指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谥文忠。 梅叟并送似:梅尧臣也来祝贺。并送似,表示两人都很关心,都来祝贺。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为庆贺好友欧阳修生日而写。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一片心意,以及对友人美好前程的祝愿
【注释】 (1)青松:指松树,松树的叶子是青绿色的。 (2)独立向清昶:意即高高直立地向着天空。清昶,清朗的天空。 (3)风韵:风采。戛:击。韶咸、交柯蟠龙象:分别指的是美妙的乐声和树木的枝叶交错盘结如龙的形象。 (4)逸气:超凡脱俗的气质。霄:云霄,天空。谢尘坱:远离尘世。坱(xiè),山冈。 (5)庙廊:古代帝王所建的宫室。构:建造。瑰材:珍贵的木材。 (6)虹梁:彩虹般的桥梁。朱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