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鼎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诗人于慎行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第一句:“地当黄运之中,水欲治,漕欲通,千里河流,涓滴皆从心上过。” - 关键词:黄运、治水、漕运、涓滴 -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认为自己所处的地区(徐州)正处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时期,需要关注水利和漕运的问题。 2. 第二句:“官作军民之主,宽以恩,严以法,一方士庶,笑啼都到眼前来。” - 关键词:官、军民、恩、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首先,理解全诗内容:诗人在山中看到一棵苍劲的松树,不禁联想到自己,感叹年华老去,壮志未酬。然后,分析诗句含义:第一句“枝耸碧云端”,描绘了松树枝条高耸入云的景象;“根侵藓壁盘”则写出了松树根部盘结岩石的情景;“几经良匠顾”,指这棵松树历经岁月的沧桑,曾经受到过精心的照料;最后两句写环境变化对松树的影响:“雪积花开少”“风多子落乾”
邺城引 君不见汉家失统三灵变,魏武争雄六龙战。荡海吞江制中国,回天运斗应南面。 隐隐都城紫阳开,迢迢分野黄星见。流年不驻漳河水,明月俄终邺国宴。 文章犹入管弦新,帷座空销狐兔尘。可惜望陵歌舞处,松风四面暮愁人。 注释与赏析: 1. 邺城引:这是一首咏史抒怀的诗,诗人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魏晋时期的英雄人物,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2. 君不见汉家失统三灵变,魏武争雄六龙战
《古铜雀台歌》是唐代诗人张鼎的作品,全诗如下: 古铜雀台歌 铜雀苍苍对古馗,清风切切有馀悲。 试忆望陵三五夜,便是西园明月时。 接下来将详细解释这首诗的每个词的含义以及整首诗的整体意义: 1. 铜雀:指代铜雀台,一个著名的历史遗址,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 2. 苍苍:形容词,表示颜色深绿或茂盛。在此处用来形容铜雀台的古老和沧桑。 3. 对古馗:指的是铜雀台对面的古代建筑
【注释】: 僧舍(僧人的住所):小池(水塘) 引出:引出来,指白云从山中被引向山外。 潺潺(chán chán):形容流水的声音,像细碎的玉珠落盘,又像琴弦上弹拨出的音乐声。 涨(zǎng):水位上升。 藓痕:苔藓的印迹。 锡(xī):锡杖,僧人行走时持以祛邪的用具。 疏影:稀疏的影子,指树影。 枝猿:树枝上的猿猴。 净带:洁白的腰带,指松柏的白皮。 霜叶:经霜后变红的树叶。 香通洗药源
江南遇雨 江天寒意少,冬月雨仍飞。 出户愁为听,从风洒客衣。 旅魂惊处断,乡信意中微。 几日应晴去,孤舟且欲归。 注释: 1. 江天寒意少:江南的天气虽冷,但江面上的寒意相对较少。 2. 冬月雨仍飞:虽然已是冬季,但依然有雨水降落。 3. 出户愁为听:出门时因为害怕听到雨声而感到忧虑和不安。 4. 从风洒客衣:风吹过,雨水落在衣服上,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 5. 旅魂惊处断:旅行的心情突然被打断
地当黄运之中,水欲治,漕欲通,千里河流,涓滴皆从心上过; 官作军民之主,宽以恩,严以法,一方士庶,笑啼都到眼前来
君不见汉家失统三灵变,魏武争雄六龙战。荡海吞江制中国,回天运斗应南面。 隐隐都城紫阳开,迢迢分野黄星见。流年不驻漳河水,明月俄终邺国宴。 文章犹入管弦新,帷座空销狐兔尘。可惜望陵歌舞处,松风四面暮愁人
铜雀苍苍对古馗,清风切切有馀悲。 试忆望陵三五夜,便是西园明月时。
枝耸碧云端,根侵藓壁盘。 几经良匠顾,犹作散材看。 雪积花开少,风多子落乾。 空存后凋色,岁晚出林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