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礼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从内容和结构上把握诗词特点,然后逐句分析。注意抓住诗句中写景、抒情等词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同时要特别注意作者采用的一些手法,如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咏史抒怀,情景交融等等,在此基础上,还应关注一些重要词语的意象含义及其在诗中的作用与影响。“武昌城外柳,今日又飞花。不及长江水,随君直到家。”首联起兴
岁暮 穷巷下黄叶,村居门暂开。 野风樯影聚,落日市声来。 江海一孤艇,齑盐三两杯。 莫嫌行逼仄,且共此徘徊。 注释: 1. 岁暮:指一年的末尾,即年末。 2. 穷巷下黄叶:形容村落中的小巷,因落叶满地而显得荒凉。 3. 村居门暂开:表示在年终时节,人们通常会暂时打开家门。 4. 野风樯影聚:描述在空旷的野外,渔船上帆影与风向聚集在一起。 5. 落日市声来:随着夕阳西下,市集开始喧闹起来。 6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七言律诗。全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月下,荷塘边景致的画面。下面是诗句的逐一释义和译文: 1. 流云耿耿动晴虚,案户才临七月余。 - 流云耿耿:形容云朵流动的样子,仿佛在跳动,给人一种轻快的感觉。 耿耿:这里指的是流动或波动的样子。 - 动晴虚:触动了晴朗的天空。 晴虚:指晴朗的天空。 - 案户:靠近窗户(门户)的侧边(门)。 - 才临七月余:刚刚接近或刚刚过了七月。
武昌城外柳,今日又飞花。 不及长江水,随君直到家。 宵声下归雁,曙影上晴霞。 望望开帆去,愁听津鼓挝。
张元礼,字持载,桐城人,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以下是对张元礼的详细介绍: 1. 基本信息:张元礼生于1672年,卒于1755年,字长四,又号榆村,是山东淄川人。他的家族背景较为复杂,是张笃庆的从子之一。在雍正四年(1726年),张元礼考中举人,并担任鱼台县教谕,展现了他在文学领域的才华和地位。 2. 文学成就:张元礼工诗,与高凤翰、朱令昭等同结柳庄诗社,共同创作了许多流传至今的诗歌
张元礼,字持载,桐城人,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以下是对张元礼的详细介绍: 1. 基本信息:张元礼生于1672年,卒于1755年,字长四,又号榆村,是山东淄川人。他的家族背景较为复杂,是张笃庆的从子之一。在雍正四年(1726年),张元礼考中举人,并担任鱼台县教谕,展现了他在文学领域的才华和地位。 2. 文学成就:张元礼工诗,与高凤翰、朱令昭等同结柳庄诗社,共同创作了许多流传至今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