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要读懂诗中的形象,然后把握其形象的特征。“散影”写出了柳树的形态,“玉阶”点出了地点,“含翠”写出了柳的颜色,“隐鸣蝉”描写了柳枝上的蝉儿。 【答案】 译文:柳树枝条在庭院里飘荡,树叶遮住了树上鸣叫的蝉。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诗人抓住柳、蝉两种事物的特点,用拟人的手法加以描绘。首句写柳条随风飘荡的姿态,二句写柳枝上蝉鸣的情景
注释:美酒胜过兰草,清波荡过玉山。 喝得醉了也不会醒,十年的美味依然香醇。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美酒的甘美和珍贵,以及它的长久保鲜。"醽醁胜兰生","翠涛过玉䪥","千日醉不醒"等词语都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美酒的美名,让人仿佛置身于美酒的香气之中。同时,"十年味不败"也表现了美酒的持久性,令人赞叹不已。总的来说,这是一首赞美美酒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美酒的喜爱和敬仰之情
冬日临昆明池 石鲸分玉溜,劫烬隐平沙。 柳影冰无叶,梅心冻有花。 寒野凝朝雾,霜天散夕霞。 欢情犹未极,落景遽西斜。 译文: 冬日的昆明池边,石鲸分出了清澈的水流,劫后的废墟在平沙中隐约可见。柳树的影子被冰封,没有叶子;而梅花的心却冻结了,但依然开放着花朵。寒冷的田野凝聚着清晨的雾气,霜天中晚霞逐渐消散。我们的喜悦之情尚未达到极点,景色已经迅速向西倾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昆明池冬季的景象
【注释】 玉衡:北斗七星中的第五颗星,又称“南箕”。流桂圃:流注于桂花树丛旁。成蹊:指小径。莺啼:黄鹂鸣叫。莺(yīng):黄鹂鸟。密叶外:枝叶浓密的地方。蝶戏:蝴蝶飞舞。脆花心:花瓣娇嫩的地方。丽景:美好的景色。光:照耀。彩:五彩缤纷。轻霞:淡薄的云霞。散夕阴:散去夕阳的余晖。晖章:阳光照耀下的美丽景色。章:同“阳”,太阳。灵山:即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一说指天山。 【赏析】
注释: 1. 岸曲非千里,桥斜异七星。岸曲折不是千里之遥,桥梁倾斜却有如天上的七颗星星。 2. 暂低逢辇度,还高值浪惊。暂时低下去,可以避开车马经过;又重新升高,以躲避波浪的冲击。 3. 水摇文鹢动,缆转锦花萦。水面荡漾着船只的波纹,绳索转动着美丽的花朵。 4. 远近随轮影,轻重应人行。远近的距离随着轮子的光影而变幻,轻重的程度则与人的步伐相适应。 赏析: 这首诗以浮桥为题材
【注释】 1. 绮阁:华丽的建筑。 2. 宵帏:夜晚的帷幕。 3. 塞冷:塞外寒冷。 4. 园秋:庭院秋天,即深院。 5. 菊:菊花,这里指菊花盛开的时节。 6. 含悲:满怀悲伤,形容内心愁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一个初秋之夜独自坐于斜廊上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诗人传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概和内心的忧愁。 首句“斜廊连绮阁,初月照宵帏”,通过斜廊与绮阁的相连
秋日二首 爽气澄兰沼,秋风动桂林。 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 日岫高低影,云空点缀阴。 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娱心。 译文: 秋风扫过兰池,清爽之气令人神清气爽;风吹过桂林,仿佛能感受到那里的清凉。 露水凝聚成千百片晶莹的玉石,菊花散发出一丛丛金色的光辉。 山峰的影子在天空中忽高忽低,云层在空中点缀着阴影。 虽然蓬莱和瀛洲这样的仙境难以到达,但我们仍然可以欣赏山水之美,让心灵得到愉悦。 赏析:
【注释】 贞条:指竹子的坚韧。障:阻挡。翠叶:指竹叶。贯:贯穿,覆盖。寒霜:指冬天的霜。拂牖分龙影:拂动窗户,让阳光照到竹影上,像龙在舞动。 【赏析】 这是一首写物言志诗。诗人通过描写竹子的坚韧和高洁品质,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寓意丰富,值得细细品味
秋光凝翠岭,凉风吹过离宫。 荷疏一盖缺,树冷半帷空。 侧阵移鸿影,圆花钉菊丛。 摅怀俗尘外,高眺白云中。 注释: 1. 秋光凝翠岭:秋日的阳光照射在绿色的山岭上,显得格外清新宁静。 2. 凉风吹过离宫:凉爽的风从宫殿的外面吹进来,带着秋天的气息。 3. 荷疏一盖缺:荷叶稀疏,好像一顶帽子被摘掉了一样。 4. 树冷半帷空:树木因为天气寒冷而显得有些萧条,仿佛半边窗帘空空荡荡。 5. 侧阵移鸿影
注释: 四时运转的尘埃被管乐器吹动,一夜之间冬去春来。 送走了寒冷剩下的雪都融化了,迎接新年早梅又开新花。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宋之问的作品。诗中描绘了太原守岁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新年的期待和喜悦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