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罗澄
张罗澄(?~?),字岷远,四川长宁举人。 乙未(1895)割台之役,尝邮书刘永福军门,论战事,议借满州独立国韩藩外兵来援。 又往来沪滨,奔走国事,而终不成。 有吊台阳诗,载于《普天忠愤集》。 今据连横《台湾诗乘》、李鹤田《哀台湾笺释》所引诗加以校录。 (吴福助撰) 生卒年:?-
清代张罗澄《挽张之洞联》释义
【注释】 张之洞(1834~1909),字孝达,号陶斋。湖南长沙人。清朝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道光进士。曾先后任湖北巡抚、两广总督等职,为官清廉,治事有声。后任湖广总督兼钦差大臣,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晚年因反对慈禧太后垂帘听政而辞官归隐。 纯儒:纯一的读书人,泛指读书人。 纯臣:对君主忠诚的人,也指忠臣。 誓死不余财帛:誓死不为钱财所动,形容廉洁自守,不受贿赂。 余,通“馀”,指多余;财帛
岷远,原名张罗澄,清代诗人
张罗澄(?~?),字岷远,四川长宁举人。 乙未(1895)割台之役,尝邮书刘永福军门,论战事,议借满州独立国韩藩外兵来援。 又往来沪滨,奔走国事,而终不成。 有吊台阳诗,载于《普天忠愤集》。 今据连横《台湾诗乘》、李鹤田《哀台湾笺释》所引诗加以校录。 (吴福助撰) 生卒年:?-
张罗澄
张罗澄(?~?),字岷远,四川长宁举人。 乙未(1895)割台之役,尝邮书刘永福军门,论战事,议借满州独立国韩藩外兵来援。 又往来沪滨,奔走国事,而终不成。 有吊台阳诗,载于《普天忠愤集》。 今据连横《台湾诗乘》、李鹤田《哀台湾笺释》所引诗加以校录。 (吴福助撰)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