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琯
张琯并非清代诗人,而是清代乾、嘉之际的著名诗人与书画家。他是乾隆五十五年庚戌(1790年)年二十七岁时考中进士,之后历任翰林院庶吉士、检讨、江南道监察御史等职,并在仕途上有所成就,但最终辞官。张琯的诗才横溢,与袁枚、赵翼并称为“性灵派三大家”,与彭端淑、李调元合称“清代蜀中三才子”,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 张琯在京师朝中或外放山东莱州任知府时,虽为民请命
清代张琯《吊鹦鹉》释义
【赏析】 鹦鹉本属聪明伶俐之鸟,但因“多言”而遭祸,终至丧命。诗人对此深有感触,写下了这首吊鹦鹉的诗篇。 首联“雕笼悲越鸟”,点明鹦鹉的不幸遭遇。雕笼,是关养鹦鹉等小禽的器具。“越鸟”指南方的鸟。《诗经·王风·扬之水》中说:“彼其之子,不称其服。”此即“扬之水”之倒文,意谓那南方来的人,不是称他的职守。“悲”、“哀”二字,把鹦鹉被关在牢笼里的处境写得十分凄惨。 颔联“饮啄岂无情”
吊鹦鹉
雕笼悲越鸟,饮啄岂无情。 本为多言误,翻怜一死轻。 聪明应再世,文采毕今生。 犹记南窗下,春风自唤名。
张琯
张琯并非清代诗人,而是清代乾、嘉之际的著名诗人与书画家。他是乾隆五十五年庚戌(1790年)年二十七岁时考中进士,之后历任翰林院庶吉士、检讨、江南道监察御史等职,并在仕途上有所成就,但最终辞官。张琯的诗才横溢,与袁枚、赵翼并称为“性灵派三大家”,与彭端淑、李调元合称“清代蜀中三才子”,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 张琯在京师朝中或外放山东莱州任知府时,虽为民请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