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练子
【注释】捣练子:一种古代民歌体裁,通常四句为一段。风峭紧:风吹得像刀割一样锋利。月模糊:月亮看不清楚。 译文: 风如刀割,月光模糊, 织布声高高低低,忙中有序, 我欲寄出芦河书信一封, 边塞的霜不要等染红关榆树。 赏析: 《捣练子》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这首词写边塞戍妇的思夫之情。上片描写了月夜女将的辛勤织布,表现了她对丈夫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厌恶。下片则写出了边关寒苦的生活环境和戍妇的痛苦心情
【诗句释义】 1. 暮春:春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四月。 2. 月夜:月光下的夜晚。 3. 溶溶:形容月光明亮的样子。 4. 红香:花朵的红色花瓣和香气。 5. 绿浓:树叶的绿色。 6. 翠幕:绿色的帷幕。 7. 小窗空:晚上的小窗户空空荡荡。 【译文】 春天的夜晚寂静无声,月光明亮而温柔。花已经凋谢剩下了绿色的叶子,只剩下一片浓郁的绿色。明月清风伴随着绿色的帷幕,夜深人静的时候
【注释】 孤月:指一轮明月。夕风微:傍晚的风很轻。 忍得寒生玉粟肥:忍受着寒冷,身上起了冻疮,形容天气十分寒冷。玉粟:形容因冷而发红的冻疮,也指皮肤上像冻疮一样的疙瘩。 征雁:即候鸟大雁,秋天南飞过冬,春天北返过秋。千双:很多只。 可能带得向南飞:可能被带到南方去。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诗人在一个寒冷的夜晚看到月亮高挂,秋风微拂的景象,以及自己因受风寒而生冻疮、大雁南飞而感到的寂寞之情
【注释】 刚:刚刚。又无端:无端端起。细雨千丝月半弯:指细雨洒在身上,如千丝万缕,月亮半弯。一寸眉棱:形容女子的眉毛。眉棱,即眉毛。千障压:形容女子的发髻像千重屏障一样紧压住头发。不教人放片时闲:意思是不让这短暂的休息时间有一刻的空闲。 赏析: 此诗描写一位愁思绵绵的女子形象,全篇用“捣练子”这一民间小调形式写来,别具一格、新颖可喜,表现手法也很独特。 首句“刚有绪”,是说刚刚有点思绪
“空无际,月无痕。悄悄盈盈上草根”:这句诗描绘了月亮悄然无声地在夜空中移动,其影子轻轻映在草根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深的夜晚氛围。 赏析: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宁静的秋夜景致图。诗中的月亮和草丛作为自然元素的象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循环。整首诗充满了对秋天景色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对时光的深刻感悟
注释: 云像梦一般,雨像尘土一般。花瓣上的泪珠和柳树的黛色相映。我也算了自己春天度过了一次,明年不要再错过春天了。 赏析: 这首诗是写春景与惜春之情。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云似梦,雨如尘”,以梦境、尘土比喻云和雨,写出了暮春之雨的迷离、恍惚,以及春雨细密而连绵,给人以朦胧感。 “花泪红倾,柳黛颦”,以花泪、柳黛比喻落花和柳枝,写出了落花的娇艳,以及柳枝含苞待放的姿态。 “也算人闲春一度”句
【注释】 (1)“捣练子”:唐教坊曲名。又名《忆秦娥》、《临江仙》,用七言四句、五言四句或六言六句的乐段。此为七言四句,每句七字。 (2)“心缕缕”:形容思念之情连绵不断。 (3)“踽踽”:孤独的样子。 (4)“红颜可逐春归去”:意谓美人能随着春天离去。 (5)“殢(tí)”:留连、依恋的意思。 (6)“催花雨”:即春雨。本指春雨催开百花,此处借指催人相思的风雨。 赏析:
【注释】 休论道,莫参禅:不要讨论道和禅。休,停止;论,议论;莫,不要;参,参悟;禅,禅宗,佛教的修行方法。 无为清净好因缘:没有杂念,保持心清,是很好的因缘(条件)。无为,道家的修养方法,不妄作,不过度。 悟玄之,玄又玄:明白了大道的奥妙,奥妙更深入一层。悟,理解、明白。玄,玄妙,玄理,玄学。 修正觉,夺仙权:修正自己的认识,以超脱尘世的纷扰。修,修养、锻炼。正,正直、正确。觉,觉悟、明慧。夺
诗句释义: 1. 眉底眼,眼中精。 这句描述了眼睛中闪烁的光芒,可能象征着智慧或美丽。 2. 精光辉辉好惺惺。 形容眼神明亮有神,显得格外灵动。 3. 现圆通,物外明。 描述的是通透明亮,不受世俗束缚。 4. 朝上帝,绕天庭。 指的是向高远的天空和神灵致敬。 5. 月华峰畔玩云英。 在山巅之上,与月光共舞,享受宁静之美。 6. 会金童,现玉清。 这里可能是描绘遇见了仙童或者神仙的意象。 译文:
【译文】 这头开始,那头结束。 面门出入任纵横。 现出天光一点星。 真实相本无形体。 无形之体自然明。 现出寥阳入大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佛性的诗。首句“这头起,那头行”,指的是修行的过程,从“这头”开始,到“那头”结束。次句“面门出入任纵横”,指的是修行者面门出入,无论怎样都无所谓,因为佛性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接下来的两句“现出天光一点星”,描绘了佛性的真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