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师秀
注释: 1. 近方辞地肺:指离京城不远。 2. 本自住天台:原本就住在天台山。 3. 有鹤相同出,无云作伴回:有仙鹤相伴而出,没有云彩陪伴归来。 4. 道房随处借:在各处都可暂住道观的房舍。 5. 诗板逐时开:随时可以打开写诗的竹简。 6. 又说庐山去:又说要去庐山。 7. 闲看瀑布来:闲暇之时观看瀑布。 赏析: 《送倪道士之庐山》是一首送别诗。全诗以送别的场景为背景
太平山读书寄城中诸友 野人无别事,故得坐空林。 黄卷还铺日,青莲未悟心。 铎音山殿静,萤影石池深。 不敢邀芳屣,因闲傥一寻。 注释: 1. "野人无别事":指隐居之人没有其他烦心事,可以专心致志地读书。 2. "故得坐空林":因此能够坐在空旷的树林中,不受外界干扰。 3. "黄卷":指书籍,这里泛指读书。 4. "青莲":这里可能指的是荷花,因为莲花是佛教中的圣洁之物,常用来象征高洁的品格。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求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理解其意思,在此基础上把握诗中的思想情感,并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一派落虚空”意思是:一股瀑布从高崖上直泻下来。 “如何画得同”意思是:这水怎么能够画出它的形态呢? “高风吹作雨,低日射成虹”意思是:高空的风把水滴散开来,就成为雨;地面阳光照射,就形成彩虹。 “西域书曾说,先朝路始通”意思是
宿徐灵晖山舍 分坐桥边石,同归原上村。 窥灯禽出树,闻语仆开门。 雪后挑蔬洁,更深贳酒浑。 极知高卧久,吾贱不能伦。 注释: 1. 山舍:隐居的房屋。2. 分坐:分别就座。3. 窥灯:看灯火。4. 禽出树:鸟从树上飞出来。5. 闻语:听到主人的呼唤。6. 雪后挑蔬:在雪后挑蔬菜回去。7. 更深:夜深。8. 沽酒:买酒。9. 极知高卧久:知道隐居很久了。10. 吾贱不能伦:我低贱不值得与他们相比。
注释:因为地处偏僻,所以听到的新奇事情较少;而路途遥远,因此牵涉到的人也就较多。 赏析:诗中通过“地僻”与“路遥”的对比,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在偏远之地生活的状态。同时,“闻新事少”与“牵人多”两句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能够深入人心,让人产生共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语言特色的基本能力。赏析诗句是鉴赏诗歌的重要环节,常考的题型有内容上的赏析、情感上的赏析、表现手法上的赏析。答题前先答出该诗的内容,再根据注释和重点字词的含义作答。 “壕上”的意思是:水边。 “远近人家住”,意思是:远处近处各有人家居住; “过桥路尽通”的意思是:过了桥路就畅通无阻了,可以一直通行到城中; “野田行瘦马,浅渚聚群鸿”的意思是
【注释】 我:指作者自己。将归者:即将回家的人。先行:先走一步,指送行者。羡君:羡同“羡”,羡慕。交已久:交往已长久。颇:非常。意难分:感情难以分离。江满帆:满江的风帆。侵树:吹到树上。山高:高山。烧入云:烧到天上。他年:以后。有:有。书札:书信。彼此:互相之间。耕耘:耕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写诗人送邓汉卿的情景。全诗以送别的实景为线索,抒发了依依惜别之情,表现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诗句释义】: 安仁道中:安仁是地名,位于中国湖南省。道中指的是道路中间,这里指代的是湖南的安仁县。 行尽沿溪路,天寒岁又除。 行尽沿溪路,天寒岁又除:走遍了安仁的道路,寒冷的天气又到了年底。这里的“天寒”和“岁又除”都是描写天气的寒冷和时间的流逝。 欲消冰似雪,初长麦如蔬。 欲消冰似雪,初长麦如蔬:想要把冰融化得像雪花一样,刚长出的麦子像蔬菜一样嫩绿
徐孺子宅 今识高眠处,沧波是切邻。 已知难即鹿,惟有独潜鳞。 草长过荷叶,藤深失树身。 闲思昔微子,犹自得称仁。 注释:沧波(沧水)指的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切邻(相邻),指靠近。高眠(高枕无忧),指隐居生活。沧波是切邻,指与高眠相近的地方。已知难即鹿,指知机善变,善于权谋的人就像鹿在奔跑一样容易成功。独潜鳞,指独自隐藏在水中的鱼。草长过荷叶,指草比荷叶还要长得茂盛。藤深失树身
【注释】 德安:地名,在今湖北安陆县。道中:途中。 餐馀行数步:饭后散步几步。 稍觉一身和:觉得身体轻松了。 蚕月:春季的三个月,即二月、三月和四月。 人家闭:指农闲时,人家都关门休息了。 春山瀑布:春天山中的溪流瀑布很多。 莺啼声出树:黄莺在树枝上鸣叫。 花落片随波:花瓣随着波浪飘落。 前路东林近:前面的路上有东林寺(佛教圣地)。 【赏析】 《德安道中》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