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
【注释】张氏别业:指唐代诗人张籍的别墅。乐志堂:张籍自题的别墅名。备言志所乐:充分表达自己的乐趣之所。何关堂:与“何关”同义,表示没有关系的意思。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作者以乐志堂为题,自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首句“备言志所乐”,即表明此诗的旨意。诗人以“志所乐”四字开篇,点明全诗主旨。诗人以乐志堂为题,自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次句“何关堂与基”
以下是对《桃叶渡 其二》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1. 忆渡桃叶时,绿杨娇粉面。 - 释义:回忆起渡过桃花渡时的情景,那时杨柳青青,柳叶犹如粉色的面容。 - 译文:回忆起渡过桃花时的景象,那时柳树郁郁葱葱,柳叶如同羞涩的少女面庞。 - 赏析:通过“忆渡桃叶时”引出了回忆的主题,描绘了当时桃花盛开的美丽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花海之中。 2. 丈水五石泥,好影照不见。 - 释义
注释: 万顷茫茫处,开轩榻绛州。 水光自湿研,不用汲池流。 在万顷的茫茫中,打开窗户,坐在榻上欣赏绛州的美景。 水光自湿研,不用汲池流。这里的“水光”指的是水面反射的光,“研”是指砚台,古人用它研磨墨汁。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不需要亲自去汲水来润湿砚台,因为水面上的水光已经足够了。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闲适生活的诗。诗人在万顷茫茫的湖水中,开了窗,坐在榻上欣赏湖光山色,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大堤绕芙渠,平铺三百步:描述的是一条大堤围绕着芙蓉渠,平坦宽敞,大约有三百步长。 - 谁云水中花,不甃陆行路: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观点,即水中的花(比喻)不能在陆地上行走,暗示了某种局限或无法超越的状态。 《张氏别业八首 其六 芙渠径》是明代作家徐渭的作品,通过对大堤与芙蓉渠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
注释:听说羌族有一种葡萄,家家用它酿制美酒。老画家的画笔感到干渴,此时可以一斗喝个够。 赏析:诗人通过写自己渴望喝酒来抒发自己内心的郁闷和对羌族葡萄的美酒的喜爱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注释】: 1. 诸友画八景送马先生之安福索赋 其三: 指《镜湖》这首诗。 2. 镜湖: 即镜湖,位于今江西景德镇市。 3. 八百里: 形容湖面广阔。 4. 水阔: 湖水宽阔。 5. 渺: 远的意思。 6. 荷香: 荷花的香味。 7. 师去鄱阳望: 马先生离开鄱阳湖(在江西省)去安福县(现在属江西省)。 8. 烟波: 云雾弥漫的水面。 9. 此长: 比鄱阳湖更长。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
注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竹园中题写诗句的情景。竹长时出垣,意指竹子茂盛,遮挡了墙头。谁能将铁笔,一画牡丹园,意指谁能用铁笔在牡丹花园中留下美丽的图画。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竹园中的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中的“竹长时出垣”形象地描绘了竹子的茂盛,而“谁能将铁笔,一画牡丹园”则表达了诗人对牡丹花的喜爱之情,希望有人能用铁笔在牡丹花园中留下美丽的图画。整首诗意境优美
桃叶渡其一 《桃叶渡》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是李白与友人在江边分手时所作,表现了诗人对逝去的朋友的深情怀念。诗中运用了比兴手法,以桃花和渡口来象征友谊,表达了自己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译文: 书中看到你的名字,就像没有忘记你的思念一样。 如今我路过桃叶渡,只见一条清澈的河水流淌。 注释: 1. 桃叶渡:指的是古代的一个渡口,因渡口附近有桃树而得名。 2. 书中见桃叶
注释:别业的池塘被分为两半,一半是湖水,因此得名小若耶。 水流的大小不同,但荷花却一样美好。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画卷。诗人通过对小若耶这个景点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诗中“别沼分湖水,因名小若耶”两句,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小若耶的别致之处。而“水流有大小,却一样荷花”则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水流的大小与荷花的美丽进行比较,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徐渭的《诸友画八景送马先生之安福索赋 其四 耶溪》是一首描绘若耶溪风光的古诗,以下是诗句及译文: 1. 译文: 鼓棹若耶溪,一日还百里。今去看莲花,应在濂溪水。 2.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若耶溪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诗中“鼓棹”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划船的情景,“一日还百里”则展现了若耶溪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最后一句“今去看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