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祥光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景色和表达作者情感的诗篇。 诗句: 1. 亭前古井长留,激浊扬清,澹泊要明廉使志:描述了一座古井位于亭前,它能够激起浑浊的水使其变得清澈,同时也能扬去污浊之气,表现出一种高洁的品质。这里的“澹泊”指的是淡泊名利,而“明廉使志”则是指清廉的品性和坚定的意志。 2. 窗外孤峰特立,居高临下,伛偻须识老人心:描绘了窗外的山峰孤独而挺拔,它的位置在高处可以俯瞰一切
山空欲听水仙操,日暮聊为梁父吟。 赏析: 这两句诗出自清代诗人许祥光的《广西臬署绿唾亭联》,是一副对联,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热爱和向往。 “山空”一词用来形容山林空旷、幽静,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在这里,它象征着大自然的辽阔和深邃,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欲听”二字则表达了作者想要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其美妙和神秘。这里的“水仙操”可以理解为水仙花的舞蹈,也可以理解为水仙花的音乐
【注释】: 袖海楼联 袖海:指袖珍小海。楼联:楼阁上的对联。 石角东南花月夜;潮头上下海天秋。 石角:山的角落,此处泛指海边。 东南:方位词,这里指方向。 花月夜:花月交辉的夜晚,即月光如水的夜晚。 潮头:潮水涌上岸边形成的浪花,也比喻事物发展的高潮。 海天秋:海天一色,秋天景色。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海滨夜景图。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海的美景、花的美丽
广西臬署因树为屋联 庭前草色,槛外山光 —— 庭前的花草,窗外的山景。 须知我辈能豪,不在雕梁画栋 —— 要知道我们这些人有志气,并不需要华丽的建筑来衬托我们。 墙及半肩,窗开四面 —— 墙壁只有一半高,四周围开窗子,通风采光好。 愿与吾民相见,常如白日青天 —— 希望和百姓见面,就像白天一样明朗,没有阴霾。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入诗,描绘了一幅广西臬署的景象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从星岩风洞而来,别开生面: - “星岩”通常指的是桂林市附近的一个著名景点——星岩。 - “风洞”可能是指某种自然形成的洞穴,具有特殊的地理特征。 - “别开生面”表示与常规或传统不同,给人以新鲜感和变化。 2. 于月榭云窗以外,高置此身: - “月榭”通常指代一种带有月亮装饰的亭子,常见于中国古典园林中。 - “云窗”则可能指代有云雾缭绕的窗户
七夕生花联 帝女合欢,水仙含笑;牵牛迎辇,翠雀凌霄。 注释:七夕,农历七月初七的节日,传说这一天牛郎织女相会。 帝女:指天上的织女星,又称织女娘娘。 合欢:即“欢”,快乐的意思。 水仙:指水中生长的一种花朵,也称为“金鱼草”。 含笑:微笑。 牵牛:指神话中的牵牛星,即今之牛郎星。 迎辇:古代帝王乘坐的车子,这里比喻为牛郎。 翠雀:指翠鸟,一种生活在南方的水鸟。 凌霄:指攀援而上,直冲云霄
注释:海楼四周有四面是清风,一面是水;二分明月中,一半是花。 赏析:此诗写景生动,用词准确。“袖海楼联”四字总括全篇,以“袖”为动词,形象地描绘出海楼的雄姿。接着以“四面”、“三面”、“一”三个数量词作修饰语,写出了海楼周围的环境。“清风”、“水”和“花”,分别写出了海楼前后左右的景象,使人感到海楼周围景色优美迷人
【译文】 敢说百废俱兴,要抓紧时间整顿颓垣,先除荆蔓; 何必万间广厦,但随处得留余地,好树棠阴。 【注释】 广西:指广西的省、府、道、州、县。 臬署:清代地方行政机构,相当于现在的省政府。 因树为屋:利用树木搭建房屋。 联:对句。 敢云:敢说。 百废俱兴:指所有的事情都要办起来。 及时:抓住时机,不耽误。 颓垣:倒塌的墙垣。 荆蔓:荆棘,野草之类的植物。 何必:哪有什么。 万间:很多间房。 广厦
广西臬署莲池联 填清泉而为沼,借助他山; 援青松以誓心,有如此水。 注释:在水池的四周堆砌石头,使池底平整光滑; 依靠青松发誓立下誓言,拥有如此清澈甘甜的水。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通过对池塘和青松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诗句中的“填清泉而为沼”形象地描述了池塘周围的石质景观,使得池底更加平整光滑。而“援青松以誓心,有如此水”则通过引用青松来表达自己的坚定誓言
注释:在酷暑之中,这里可以消解炎热,只是期望林下之风,常盈衣袖; 凉云随处遮蔽,怎得人间之喜雨,遍记我的亭子。 赏析:诗人在酷热的夏日,选择在挹秀亭中寻找避暑之地,他期待着林下的清风能常盈衣袖。同时,他也期盼能常常得到喜雨,让清凉的气息布满亭中每个角落。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凉爽环境的向往与渴望,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