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亶
【赏析】 这首诗是写瑞岩寺的。瑞岩寺在江西庐山,为东林寺之祖庭。据《释氏稽古略》卷三载,东晋慧远法师“自庐山南寺迁于山北龙光寺,结草庵而居”,即此寺也。该诗首句以十二峰头月色未央,暗示瑞岩寺的幽静,二句写寺中紫芝香气袭人,三句写自己在此分得僧众清致,四至五句写自己在此居住的情景。全诗意境清新雅逸,富有禅趣。 首句说:“十二峰头月正明,天风吹下紫芝香。”十二峰指庐山的十二座名山
芦山寺 老来漫有爱山心,酒少茶多却不禁。 一夜上方攲客枕,隔窗自伴冷猿吟。 注释:我老了,喜欢在山里闲逛,但因为酒量不好,所以只能喝少量的茶,却忍不住要喝茶。一天夜里,我躺在床上,想要睡一个好觉,却突然被一只冷冽的猿猴的啼叫声吵醒了。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人对山的热爱,以及他在山上的生活情景。首句“老来漫有爱山心”,表达了他对山的热爱和向往。第二句“酒少茶多却不禁”,则反映了他虽然喜欢喝酒
【注释】 湖心:指西湖。 偶书:偶然记下的事情。 缥缈(piāo miǎo):形容轻盈飘渺,隐隐约约。 红楼:指湖中映着夕阳的红色楼阁。 丹青手:指擅长绘画的人。 细雨:春雨。 【赏析】 《湖心寺偶书》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在杭州时所写。这首诗描写了湖心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优美,富有诗意。 首句“吹落清香缥缈风”,描绘了湖心寺周围的环境
【注释】 芦山寺:即芦山禅院,位于今四川芦山县。 南山北山:指蜀地的南、北两山,即剑阁、梓潼一带。这里泛指四川一带。 几时还:什么时候能够回来。 世人只道僧闲好,未必僧闲似我闲:世人只是认为僧人清闲,但不一定像诗人这样清闲。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芦山寺所作,以“闲”为中心,抒发了作者对佛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首联写诗人从南山到北山,不知何时才能回到故里;颔联说世人只认为僧人清闲好
注释:芦山寺,位于江西九江。 江云扶雨暖溶溶,来往东西只信风。 江云被雨水滋润,颜色温柔而温暖,仿佛是一片融化的糖浆。我在这里行走,只依靠着微风的方向。 早晚晴阴浑不定,青山半在有无中。 早晚的天空晴朗或者阴暗都不确定,就像青山一半在视线里,一半在视线外一样
《游灌顶三首》 为宋代诗人舒坦所作,其诗内容如下: 1. 译文: - 雪顶胡僧眼戏天,只应风月是生缘。 - 那知坐作人间雨,千丈岩头一道泉。 2. 注释: - 雪顶胡僧眼戏天:描述一个雪顶的胡人僧人,他的双眼仿佛在与天空嬉戏玩耍,表现出一种天真无邪和自由自在的状态。 - 只应风月是生缘:这一句表达的是,世间的一切仿佛都是因缘际会而生,风和月的相互作用构成了这个世界的美妙和诗意。 -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叱咤沧溟雪浪空,鲸鲵骑去杳亡踪。 - 注释:在广阔的沧海之上,巨大的海浪翻滚,宛如怒吼。鲸鱼们被驱赶着,消失在无边的水域之中。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壮观的自然景观图,海浪与鲸鱼的动态描绘出大海的浩渺与生命的顽强。同时,“骑去”一词也体现了人类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和依赖。 2. 炼丹井畔春萧索,知在蓬莱第几重? - 注释:在炼丹的井旁,春天显得格外萧瑟
``` 又入西湖醉过春,岭头猿鹤几时闻。 无端雨意随人去,直恐衣巾尽是云。 注释:再次踏入西湖,沉醉于春天的美景之中。然而,我不禁思考,那些在山岭之巅的猿和鹤,何时才能有幸听到我的声音?突然想起,这无端的雨意似乎也随风而去,恐怕我的衣巾上早已被雨水打湿,变得沉重。 赏析:诗人以“又入西湖”开篇,描绘了自己再次踏入西湖的场景。在这里,诗人不仅陶醉于春天的美景,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注释:苍岩赤壁耸崎嵚,长者何年为布金。 却忆樵风生乳窦,万松回合两龙吟。 苍岩赤壁耸崎嵚:苍岩赤壁,形容山势陡峭的岩石和宽阔的江面。耸崎嵚,指高耸的样子。 长者何年为布金:长者,对老人的尊称。何年为布金,意思是什么时候给这苍岩赤壁建造了寺庙。 却忆樵风生乳窦,万松回合两龙吟:却忆,回忆过去的事情。樵风,砍柴时吹过的声音,这里比喻山间的风声。乳窦,石缝中的水珠像乳汁一样流淌。万松
【注释】 芦山寺:在今四川彭州西北。 青藜:指藜菜。 看图画:指观赏画卷。 赏析: 以云、水、山的流动变化为线索,描绘出一幅云水青山的画面,给人以空灵、静穆之感。次句写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诗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尽日游赏山水,流连忘返。三、四句写诗人陶醉于画中,完全忘记了自己身处画境之中。全诗以“青藜”为线索,由景入情,层层深入,最后将诗人完全融入画中,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