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亶
【注释】 题天王院内鉴堂:题写在天王院内鉴堂里的。 等是人间出世人:等,就是“是”字的简体;等是人间出世人,即人间中出世的人。 数他珍宝信非珍:数,就是“看”的意思。数他珍宝信非珍,指看他的珍宝,也认为他并不珍惜珍宝。 茫茫白日谁回首:茫,意思是无边无际;茫茫白日,形容大白天。谁回首,即“何人回头”,即没有人回头看。 此处元无一点尘:元无,即根本没有。此处元无一点尘,指这个地方根本没有一点尘埃。
和刘珵西湖十洲·雪汀 点柳妆梅不暇裁,平波直拟涌瑶台。 钓矶苇岸知何许,几误渔舟夜半来。 诗句释义: 1. 点柳妆梅不暇裁:描述春天景色,用笔描绘出柳树的嫩绿,梅花的娇艳,但作者忙于其他事务,未能细致描绘这些美景。这里的“点柳妆梅”形象地描绘了初春时节的自然景观,而“不暇裁”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感。 2. 平波直拟涌瑶台:形容西湖的水非常平静,仿佛直接涌向了高耸的瑶台
诗句: ``` 流水山闲无尽时,登临到处与心期。 世人只爱桃源好,梅熟山闲怎得知。 ``` 译文: 水流在山谷间自由流淌,没有尽头的时间,我登上高处四处望,所有的景色都映在我的心头。 世人只知道桃花源的美好,却不知道山中梅花成熟的时候,那里的景色有多么美丽。 注释: - 流水山闲无尽时:描述水流在山谷间自由流淌的景象,无穷尽的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永恒。 - 登临到处与心期
``` 十里曾闻一啸声, 当年猿鹤想犹惊。 白云不碍青天路, 赢得重来攞手行。 注释: - 十里曾闻一啸声:形容声音传得很远,即使距离有十里之遥也能听到。 - 当年猿鹤想犹惊:比喻曾经的景致或事物仍然令人感到惊讶和震撼。 - 白云不碍青天路:指白云虽然飘浮在天空中,但却不会遮挡住通往蓝天的路。 - 赢得重来攞手行:表示经过这次的经历后,我能够自信地再次面对挑战。 赏析:
注释: - 含珠林:指森林中的树木如同珍珠一样,晶莹剔透。 - 万个松杉一颗珠:形容树木繁密密集,如同珍珠一般。 - 老僧心手最工夫:形容老和尚对树木的修剪和打理,技艺高超。 - 冷光长在千峰顶:指月光从高山之巅洒下,照亮了整个森林。 - 谁道人间夜月孤:反问句式,意为谁说夜晚的月亮是孤独的呢
【解析】 本诗的注释: 万壑声:指山间回荡着万壑的声音。柏子烟:柏树子燃烧时发出的气味,这里代指松香。高僧:僧人。云眠:僧人看佛经或坐禅入定。象虎:指象形文字。寒堂:冷宫,皇帝死后停灵的地方。铁鞭:指刑具。 赏析: 第一句是说,在万壑的回声中,柏子的香气袅袅升起,而那高僧每天看着云彩睡觉,似乎在打瞌睡,这两句诗写景生动形象,把诗人对佛教的虔诚、敬畏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注释】 游:游览。灌顶:佛教语,指佛经中所说的“以清净智慧灌于顶”,意谓开示、启迪、引导众生。三首:三首诗。偃蹇(yǎnjǐn):高耸直立的样子。插云根:直插入云端的根。四面诸峰:四面八方的山峰。尽:皆。孙:后代。日日:天天。烟云:雾气和云雾。敛:收起,消散。乾坤:天地。掌上:在手掌上。赏析:这是一首咏景抒情诗。前两句写万松挺拔苍劲,如云根插入天穹;四周群峰环绕,如子孙辈出。第三句写云雾缭绕
何人骑鹤上瀛洲,清影明波正九秋。 吹罢玉笙端不见,满空桂子有谁收。 注释: 何人骑鹤上瀛洲,清影明波正九秋。 这是对仙境的描绘,何人指的是谁,骑鹤上瀛洲意味着仙人骑着仙鹤飞升到了神仙居住的地方,瀛洲是古代传说中神仙们居住的地方。清影明波指的是清澈的影子和明亮的波光,正九秋意味着正值深秋时节,景色宜人。吹罢玉笙端不见,满空桂子有谁收。 这是对诗人自己情感的描述,吹罢玉笙表示吹奏完乐器
【注释】 1.亭亭:耸立的样子。2.沧浪:水名,即长江,此处指西湖。3.老吹香:形容树木苍劲挺拔,枝繁叶茂。4.晚岁:晚年时。5.水西:水名。6.读书堂:读书的地方。 【赏析】 《和刘珵西湖十洲松岛》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作品之一。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西湖风景画卷,通过对松岛、沧浪、亭亭古干的描写,展现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同时,诗人也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态度的看法。
注释:我来到大梅山,看到鸡犬同时上升。今天有几个人能升到赤云之上?我来正好唱着升平曲,不需要去山林中变姓名。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大梅山见到的奇景。他看到鸡犬与其他人同时上升,感到十分惊奇。他认为赤云是升仙之地,而自己正好赶上在这里唱升平曲,因此觉得不必再去做山林隐逸之事了。全诗语言简练,意境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