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亶
游大梅护圣四首 仙去人闲地转灵,蛟龙合处谷风生。 谁知云雾千峰顶,长作青天霹雳声。 注释: 1. 仙去人闲:仙人离去后,人间安静了。 2. 蛟龙合处:形容地形险峻奇特。 3. 谷风生:山间的风吹拂着山谷里的树木。 4. 谁知:意想不到。 5. 云雾千峰顶:形容山峰云雾缭绕。 6. 青天霹雳声:形容雷霆之威。 赏析: 这是一组描绘山水景色的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注释】 和:应和、唱和,即作诗。刘珵:即刘禹锡,晚号刘白石,唐代著名文学家。西湖:指杭州的西湖南边,有“三潭印月”、“苏堤春晓”等名胜古迹。十洲芳草洲:西湖上有名的小岛,因岛上有十个小洲而得名。 赏析: 首联写西湖景色。“小雨如酥露乍晞”,意思是说细雨像酥酪一样细腻,太阳出来的时候,露水刚刚干了。“屿花汀柳自相依”,意思是岛屿上的花草,岸边的杨柳,相互依偎在一起。这里描写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
【注释】 沧波:沧江。柳汀:在湖边或水中的堤岸,多植柳树。“十洲”:传说中神仙们居住的地方。《拾遗记》载:“瀛洲有五岳四渎、名山大川之属,又有神人居其间,各有仙官仙女,皆得道者。” 【赏析】 西湖是杭州的名胜古迹,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骚客吟咏的对象。这首七绝描写了西湖的景色。 首句写西湖的景致,以动衬静。诗人伫立湖畔,只见绿波荡漾,春意盎然;然而冷烟疏雨,又使这生机勃勃的景象笼罩上一层萧索的阴影
和刘珵西湖十洲竹屿 探寻西湖美景与诗意人生 1. 诗句释义 - 欲问葛陂安在哉 - 端疑波底化龙来 - 子猷此兴君知否 - 小径何妨卷竹开 2. 译文解读 - 欲问葛陂安在哉,端疑波底化龙来。 - 子猷此兴君知否,小径何妨卷竹开。 3. 注释与背景 - 注释:注释是对诗句的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句的含义。 - 背景:背景是指诗歌创作的时代、地点以及诗人的生活经历等。 4.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语,结合语境来分析。“桃源深处一招提”,指进入仙境的门户被招提所掩蔽;“门对寒云路绕溪”,指山势高耸,云雾缭绕,道路曲折;“长使千峰光景动”,指群峰万壑,因之而变幻无穷,景色时有起落;“未应洞里老金鸡”,指仙人不应当在这里久居。 【答案】 游翠岩山(或:游翠岩) 桃源深处一招提,门对寒云路绕溪。
芙蓉洲是西湖中的十个岛屿之一,以种植芙蓉花而闻名。这首诗描述了芙蓉洲的美丽景色和芙蓉花的盛开。 照水横横蜀锦囊,年年泽国为谁芳。 注释:湖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美丽,就像蜀地的锦绣一般。这里的“泽国”指的是西湖,而“蜀锦囊”则形容湖水的美丽如同蜀地的锦绣一般。 朱颜自得西风意,不管清秋昨夜霜。 注释:芙蓉花在秋天依然开放,它们的颜色鲜艳如初,仿佛没有受到秋天寒霜的影响
【注释】 1. 灵鳗庙:指供奉着神像的庙宇,因庙里曾供奉过一种名叫"灵鳗"的鱼而得名。 2. 朱丹新栋宇:红漆涂抹的新屋宇,形容新盖的房屋。朱,红色;丹,即大红或深红色,古代以红色为尊贵的颜色;新栋宇,即新盖的房屋。 3. 深山灵响杂蚖蛇:深山中神灵发出的声音与各种毒蛇交杂在一起。深山,指山势高峻、幽深的地方;灵响,即神灵的声响;杂蚖蛇,指各种毒蛇。 4. 黄金地底应千岁,甘雨人间几万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洞所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第1句:别移宝所出埃尘,无限金光欲照人。 - 释义:将珍宝迁移出来,远离了尘土。 - 译文:将珍贵的宝物从尘世中取出,让它远离尘埃。 - 注释:“宝所”指代珍贵的宝物。“埃尘”指世俗的纷扰和尘埃。“金光”比喻宝物的珍贵。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宝物的珍视以及对于远离尘世喧嚣的愿望。通过“移宝”、“出尘”这样的字眼
注释: 懒对陶家酒瓮开,东篱寂寞久风埃。 陶渊明的酒瓮,我懒得打开;东篱的菊花已经凋零很久了。 会须结取登高客,折上龙山醉帽来。 我要邀请那些登高远望的朋友,一起到龙山下的菊洲饮酒作乐。 赏析: 《和刘珵西湖十洲菊洲》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借陶渊明爱菊、爱菊之酒的典故,表达了他对菊的热爱之情。全诗意境清幽,语言简练,富有生活气息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由来去住不相关,赢得随缘到处闲。 - 注释: “由来”指的是一直以来,“去住不相关”意味着无论身处何地都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 - 赏析: “赢得随缘到处闲”展现了诗人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他不受传统束缚,随遇而安,享受生活带来的悠闲和自在。 2. 笑出海云飞一锡,行分江月过千山。 - 注释: “笑”表示轻松愉快地,“海云”形容广阔无边的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