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复古
【赏析】 此诗是作者登高望远后所抒发的心境。 首句“心地清凉”,点明诗人在登高之后所感受到的一种心境。诗人之所以登高望远,是为了排除杂念,陶冶性情,以达物我两忘的境界。“心地清凉”四字,便道出了这种境界的特点。“心地”与“日日秋”对举,既见出诗人的心境之清凉,也表明了诗人的节操之高尚。“日日”二字,又暗示了这种心境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长年累月的结果。“怕沾尘土莫低头”这二语
赵苇江与东嘉诗社诸君游一日携吟卷见过一语谢其来 白首无聊老病躯,一心唯觅死头颅。 时人误作梅花看,今日枝头雪也无。 注释: 1. 白首无聊老病躯:形容年老体衰,无所作为的无聊状态。 2. 一心唯觅死头颅:表示一心只想寻死,形容极度的绝望和痛苦。 3. 时人误作梅花看:指有些人误以为这是梅花,但实际上并不是梅花。 4. 今日枝头雪也无:意味着现在树上没有积雪了,表示时光易逝,事物变幻无常。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天的诗。 “得早梅一枝携访酒家”,首句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早梅”指的是梅花,是诗人在寒冷的冬天里偶然得到的一枝。“携访酒家”,表明了诗人要借酒浇愁,所以去拜访卖酒的人家。 “旗亭沽酒少裴回,左手梅花右手杯”,这两句描写诗人来到酒馆喝酒,左手持酒,右手拿梅花,形象生动,富有情趣。 “眼见枝头开数蕊,春风自我掌中来”,最后一句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注释】 1. 寄后村刘潜夫:寄给后村里的刘潜夫。刘潜夫名潜,字子潜,后村为他的号。李功甫:指李德裕,李宗闵的侄子(《资治通鉴》卷二四六)。翰苑:翰林院,是唐朝的官署名。2. 天下文章无用处:指天下的文章没有用的地方。奎星:指奎星阁,在长安城西。传说天将降生时,有奎星下降,因而以奎星命名。3. 夜夜照江湖:夜夜照耀着江湖,指奎星经常在夜里出现。 【解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
【注释】 觅:寻找。芍药:一种花卉,又称牡丹。代简岂潜:以芍药代替书信给潜。 亭池:指池塘上的亭榭等建筑物的水池。芍药春:春天里芍药盛开。芍药:一种花卉,又称牡丹。争:怎。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芍药盛开时的景象。首句“照映亭池芍药春”,写出了春天的景色,也写出了芍药的特点,即它开得早,在百花还未开放的时候就已经盛开了。第二句“红红白白斗精神”,进一步描绘了芍药的颜色和形态
【注释】 1.公相:指宰相。 2.五湖:指太湖,在今江苏、浙江一带。 3.乐:快乐。 4.西施:春秋时美女,姓施氏,吴人,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为王宫美人。 【赏析】 此诗写赵南仲弃官归隐的逸兴。 首句说:你身为高官要归隐,不如我一去就远行。(贵为公相不如归) 二句说:你一夜之间就飘然离去,不知去向何方。(一夕飘然去不知) 三句说:我的快乐是在湖光水色之中,风月无边;我乘扁舟载酒
【注释】 吾乡:指我家乡。自昔:从古以来。诗人少:诗家较少。先生:对人尊称。后有翁:后来还有人。坐客:指在座的客人。毡:毡子,一种用羊毛制成的垫子。君莫笑:你不要笑话。云台:汉光武帝刘秀的陵墓,在洛阳。有集:有诗歌。继:继承。家风:家族的传统风尚。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五年(公元810年)秋,当时诗人正在江州(今江西九江),是时作者任江州司马,与好友郑东子相会,并寄去这首诗
【注释】 1. 后村:作者的号,刘潜夫是他的字。 2. 泽在民:泽,恩泽;民,民众。 3. 台阁笑无人:指当权者对百姓的恩惠如同笑话一样,没有人能体会得到。 4. 一策:刘蕡向皇帝提出的对策。 5. 何假君王赐出身:为什么还要借助君主来求取功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诗。首句写诗人身居朝廷,但并不为当权者所赏识,只是一味地索取俸禄而已,这反映了当时朝野中存在的一些弊端
【注释】登楼绝句和者甚多又从而用韵择其可录者录之劳生百计不如闲合把人间比梦间天与老夫供享用一楼风月两屏山。 劳生百计不如闲:劳碌一生,费尽心思,也比不上闲适自在。 合把人间比梦间:将人间的一切事物都比喻成梦中的景象。 天与老夫供享用:老天爷给我提供享受。 一、首联:人生在世要活得轻松自在才是最重要的。人生苦短,何必让自己过于劳累呢! 二、颔联:将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比喻为梦幻一般的美好。 三
【注释】 小楼:指作者所居之楼。又从而用韵:指和诗的人也用同样的韵来作诗。又从而用韵,是说和者很多,他们用同样的韵脚。录:记录。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绝句,写诗人在水西小楼上题诗的情景。前两句写诗人反复地为楼题诗;后两句写诗人登高远眺,看到青山,想到家乡,表达了他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全诗意境优美,语言清新自然,读来令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