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不召李功甫,翰苑不著刘潜夫。
天下文章无用处,奎星夜夜照江湖。

【注释】

  1. 寄后村刘潜夫:寄给后村里的刘潜夫。刘潜夫名潜,字子潜,后村为他的号。李功甫:指李德裕,李宗闵的侄子(《资治通鉴》卷二四六)。翰苑:翰林院,是唐朝的官署名。2. 天下文章无用处:指天下的文章没有用的地方。奎星:指奎星阁,在长安城西。传说天将降生时,有奎星下降,因而以奎星命名。3. 夜夜照江湖:夜夜照耀着江湖,指奎星经常在夜里出现。
    【解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诗人借刘禹锡的《赠乐天书》中“李德裕每为上所厚,而潜夫常居下流”(语本《新唐书.李德裕传》)一事,来讽刺李德裕的专权误国。全诗先点明李德裕的得宠,接着写刘潜夫被贬,最后指出李德裕的专权误国。
    第一句说朝廷不召李德裕。第二、三句点明李德裕的得宠,同时说明刘潜夫被贬的原因。第四句写李德裕的专权误国,与第三句形成鲜明的对比。
    【赏析】
    此诗讽刺李德裕专权误国。前两句说朝廷不召李德裕,是因为李德裕的得宠,而李潜夫却常常被贬;后两句写李德裕专权误国,与前两句形成强烈的对照。全诗先点出李德裕的得宠,接着写刘潜夫被贬,最后揭露李德裕专权误国。
    全诗结构严谨,前后呼应。起首一句总领全诗,既点出刘潜夫被贬,又暗含了李德裕的得宠。中间两句,则由李德裕的得宠引出他的错误,进一步揭示他的结局。最后两句,由他的错误归到国家政治上,使全诗结构更加严密完整。此外,全诗一气呵成,层次分明,脉络清晰,也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