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复古
【注释】 富贵:指荣华富贵。造物:造物主,上天。悭(qiān)吝:吝啬。世途:人间道路。禾末:庄稼的穗子,比喻农事劳动。清风:清风。风雨:风雨飘摇。后山:山的后面。 【赏析】 此诗写登楼所见所感。首句写富贵之人为物所困。次句写人世间的道路坎坷不平。第三、四句写登高望远,感慨人生。全诗表现诗人身处逆境时仍能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是诗人李贾山于公元967年(唐天祐二年)至公元974年(天佑四年),游历四川,在今眉山县绿阴亭吟咏时,石屏戴复古来访所作。 绿阴亭自唐时有之到今五百年卢肇二三公题诗之后吟声寂寂久矣亭前古木不存绿阴之名殆成虚设今诗人李贾友山作尉于此实居此亭公事之暇与江山风景应接境因人胜见于吟笔多矣友人石屏戴复古访之相与周旋于亭上题四绝句以记曾来 【注释】: 政是国家多事秋,渝川县尉亦风流。 吟诗不废公家事
注释:我到仙游后见到你,我们在拥絮庵里一起谈论诗。 自从与你分别后,你是否还知道我的情况?我已经年近八十岁,身体多病,行动不灵便。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晚年的凄凉和无奈。诗人通过与故人的相遇和别离,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己的孤独和无助。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读来令人感动
【注释】 次韵谷口郑东子见寄:这是诗人在接到郑东子寄来的信后,为表示回赠之意而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扶技从人类百工:指从事各种工匠工作。 渭北:泛指陕西一带。 江东:泛指江苏、浙江一带。这里是作者的故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收到好友郑东子所寄来的《次韵谷口郑东子见寄》一诗后,即兴和答之作。全诗紧扣和答的主题,对郑东子寄来的原诗进行了赞赏。 第一句“一生飘泊客途中”,概括了作者一生漂泊的经历
【解析】 “次韵谷口郑东子见寄”:这是一首赠答诗。作者在友人的诗作中,自认为有酒量,但诗人往往喜欢饮酒,而朋友却不喝酒,这使作者感到奇怪。因此,他写下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答案】 ①此诗是酬答友人的诗,表达了对友人不饮之酒的羡慕之情。②“自笑诗人多好酒”:以诗人的身份自嘲,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的不同之处。③“君能不饮任樽空”:劝慰友人,表达了对友人不饮酒的理解。④“劝君莫倚醒醒眼
绿阴亭自唐时有之到今五百年卢肇二三公题诗之后吟声寂寂久矣亭前古木不存绿阴之名殆成虚设今诗人李贾友山作尉于此实居此亭公事之暇与江山风景应接境因人胜见于吟笔多矣友人石屏戴复古访之相与周旋于亭上题四绝句以记曾来 【注释】:惨惨秋风吹客襟,唐人遗迹宋人吟。 浮云世事多迁变,不独此亭无绿阴。 【赏析】:首联先点出绿阴亭的历史渊源,“绿阴亭”的由来是唐时就有的。“唐”字用得很巧妙,既写出了绿阴亭的历史悠久
【注释】 把酒:端起酒杯。冰壶:指盛满美酒的器皿,比喻清高、纯洁。接胜游:接待友人。李漕(zōng):人名,作者的朋友。“李漕”二字可能是人名或地名。燕集:聚会宴饮。中秋:指中秋节。喜:高兴。辜负:不遂心愿。心似:如同。狂夫:醉汉。白头:白发,这里指头发白了。 【赏析】 《中秋李漕燕集》是一首七言绝句,作于宋宁宗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诗人在中秋佳节与友人相聚,饮酒赏月之际
【注释】 白头翁:指年老的人。出处:指出处进退。规模:规模、方法或规模。狂梦:狂妄的梦境。面壁:佛教禅宗修行者静坐修炼,面对墙壁而坐。课:督促。成功:指修行得道。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应和友人谷口郑东子的见怀之作。诗人以“狂梦”自喻,表示自己虽在江湖上浪迹漂泊,却仍想有一番作为,希望友人能像自己一样,在修行中有所成就。 首句“相看俱作白头翁”,诗人用白头翁的形象表达出自己的感慨,感叹岁月流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水上行船的一段情景。诗中通过“打鼓行船未有期,恰如江上阻风时”两句,展现了诗人在水上行船时的心境和遭遇。 1. 第一句:“打鼓行船未有期,恰如江上阻风时。” - “打鼓行船”:描述了诗人正在船上,用鼓声来驱赶船只行进。 - “未有期”:表示船只行进的时间不确定,没有预定的期限。 - “恰如江上阻风时”:形容此时正值江上行船受阻,天气不好,船只不能前进。 2. 第二句
【注释】 绿阴亭:在江西南昌。唐时有之:唐代就有绿阴亭。 卢肇:唐人,曾任尚书郎。二三公:指白居易、元稹等三位诗人。卢肇曾为中书舍人,故称。 吟声寂寂:吟声非常寂静。 古木不存:古木都已不存在了。绿阴之名殆成虚设:绿阴亭的“绿阴”二字恐怕已经成了空名。 李贾友山:即李贾友仙,号山人,是当时南昌一带有名的隐士。 石屏:石刻的屏风。戴复古:南宋诗人,名冲,字式之,号石屏,晚年居上饶玉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