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惨秋风吹客襟,唐人遗迹宋人吟。
浮云世事多迁变,不独此亭无绿阴。

绿阴亭自唐时有之到今五百年卢肇二三公题诗之后吟声寂寂久矣亭前古木不存绿阴之名殆成虚设今诗人李贾友山作尉于此实居此亭公事之暇与江山风景应接境因人胜见于吟笔多矣友人石屏戴复古访之相与周旋于亭上题四绝句以记曾来

【注释】:惨惨秋风吹客襟,唐人遗迹宋人吟。

浮云世事多迁变,不独此亭无绿阴。

【赏析】:首联先点出绿阴亭的历史渊源,“绿阴亭”的由来是唐时就有的。“唐”字用得很巧妙,既写出了绿阴亭的历史悠久,又暗含了“绿阴亭”这个地名是唐朝皇帝所赐,具有皇家色彩。而“到今五百年”则更让人惊叹不已,绿阴亭历经沧桑,依然屹立在这片山水之间。颔联承接上文,进一步描绘了绿阴亭的现状。“浮云世事多迁变”,诗人感叹世事如浮云,变幻莫测,难以预料。而绿阴亭作为一处名胜古迹,却始终无法摆脱历史的束缚,无法摆脱被后人吟咏的命运。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又体现了他对绿阴亭命运的无奈。颈联则是对全诗主题的升华和总结。诗人通过对比“唐人遗迹”和“宋人吟”两个历史时期的情况,指出绿阴亭虽然曾经是唐人的遗迹,但如今却已经成为了宋人的吟唱之所,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这种对比既突出了绿阴亭作为名胜古迹的独特地位,又揭示了历史变迁给这些名胜古迹带来的影响。尾联则是对整个游览经历的总结。诗人在绿阴亭中与友人石屏戴复古一起饮酒赋诗,畅谈人生哲理,欣赏着周围的山水风光。他们之间的友谊如同绿阴亭中的古木一样,经历了时间的洗礼,依然坚韧不拔。同时,他们的诗歌也如同绿阴亭中的美景一样,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