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
【译文】 北边的山岗上坟垒垒,高陵上有四五座。 问谁家的坟茔?都说是汉朝的帝王。 恭文侯远远地仰望,原陵墓地郁郁葱葱。 乱世丧乱从何时起?贼盗如同豺虎般凶猛。 坟墓被毁不过一捧土,幽室门扉打开任人进出。 珠匣离弃玉体,珍宝被贼偷掠。 园林寝庙变成荒墟,护城河墙无迹可寻。 荆棘丛生,小径上常有童子登攀。 狐兔在墓穴筑巢,荒芜之地不再有人扫荡。 坍塌的坟垄一起翻耕,平民百姓营建农圃。 昔日万乘之君王
【注释】 南巢:在今安徽芜湖县南。 巫山:在今湖北西部、四川东部,长江两岸。 崖:山崖。 涕泗交:泪流满面。 怀:思念。 筒中布:古代用竹筒盛贮的布帛。 流黄素:即流黄,一种黄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绸缎。 飘风:旋风。 终然:终究,到底。 【赏析】 这首诗是拟作《四愁诗》第一首。诗人以《四愁诗》为题,可能是受到屈原的启发,也可能是受汉代文人拟作的影响,其内容主要抒写对远方佳人的怀念之情。此诗一开篇
注释: 白日:太阳。回:旋转。皦皦:明亮的样子。圆如规:圆形像圆规画的一样规整。踊跃:跳跃的意思。旸谷:古代传说中的日出之地,即汤谷。扶桑:神话中的树,传说是太阳落下的地方。枝:树枝。 赏析: 此诗以“白日”为引子,描绘了一幅太阳从天而降的景象。太阳在天空中旋转,其光芒明亮如规,仿佛一个完美的圆盘。接着,诗人描述了太阳在阳谷中跳跃的情景,阳谷是一个神话中的地方,象征着太阳的诞生和升起。最后
【注释】 朔湄:指黄河边。白雪霏(fēi):大雪纷纷。 崖:山崖。涕泗颓:泪水如雨,泪流不止。 云中翮(hé):天上的彩云。连城璧:美玉。 归鸿:北归的大雁。遐(xiá)隔:遥远相隔。 终然:最后。 【赏析】 《拟四愁诗》共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此诗写诗人在北方看到壮阔的景色后,联想到自己与佳人的离别,抒发了无限感慨。全诗感情真挚、深沉,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堪称千古绝唱。 “我所思兮在朔湄”
这首诗是一首拟作的四愁诗。诗人在这首诗中,借景抒怀,以陇原为背景,抒发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全诗共四句,每句五言一句,结构严谨。 “我之思兮在陇原”这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陇原,即陇山原野,位于甘肃东部,这里既是他的故乡,也是他思念的地方。 “欲往从之隔秦山”这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回到故乡的强烈愿望。然而,由于秦山阻隔,无法实现。 “登崖远望涕泗连”这一句,诗人登上高崖,眺望远方
霏雨馀旬朔,蒙昧日夜坠。 何以解愁怀,置酒招亲类。 注释:霏雨指细密的雨,旬朔即十天,蒙昧形容雨后天色昏暗。悲歌结流风指的是悲伤的歌曲能吹出流动的风,逸响回秋气指的是美妙的音乐能使秋天的气息回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雨夜图景。诗人在濛濛细雨中度过了整整十天,天空昏暗如同笼罩着一层厚厚的雾气。在这样的夜晚,诗人感到忧愁和烦恼难以排解,于是借酒消愁,邀请亲朋好友相聚畅谈。 啾啾丝竹作,伶人奏奇秘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睹物识时移,顾已知节变”一句。这句诗的意思是:看到眼前的变化,知道时节变了。“睹物识时移,顾已知节变”两句是说诗人在看到秋风和霜降的景物后,已经意识到时令的变化,并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动。“节”指节气,这里指的是秋季的节令。 【答案】 “睹物识时移,顾已知节变”是说诗人在看到秋风和霜降的景物后,已经意识到时令的变化,并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动。“节”指节气,这里指的是秋季的节令
招隐诗 出处虽殊途,居然有轻易。 山林有悔恪,人间实多累。 鹓雏翔穹冥,蒲且不能视。 鹳鹭遵皋渚,数为矰所系。 隐显虽在心,彼我共一地。 不见巫山火,芝艾岂相离。 去来捐时俗,超然辞世伪。 得意在丘中,安事愚与智。 注释: 出处虽殊途 - 出处不同但都是途径。 居然有轻易 - 居然能够轻松应对。 山林有悔恪 - 山林里也有悔恨。 人间实多累 - 人间确实有很多烦恼和责任。 鹓雏翔穹冥 -
七哀诗二首 其二 秋风吐商气,萧瑟扫前林。阳鸟收和响,寒蝉无馀音。白露中夜结,木落柯条森。先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沈。顾望无所见,唯睹松柏阴。肃肃高桐枝,翩翩栖孤禽。仰听离鸿鸣,俯闻蜻蛚吟。哀人易感伤,触物增悲心。丘陇日已远,缠绵弥思深。忧来令发白,谁云愁可任。徘徊向长风,泪下沾衣襟。 注释:秋风吹起了商音,树木摇曳在秋风之中。阳光中的鸟儿收起了它的鸣叫,寒蝉也不再发出声音。白露时节
茶灶笔床轻,湖干放浪行。 柴门刚咫尺,风雨不须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