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宜福
【注释】 挽:吊祭。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湖南长沙人,晚清名臣、洋务派首领,官至两广总督、湖广总督、南洋大臣等职,有《船山集》等。联:对挽死者所写的哀悼性的对联。 十三年:从张之洞在湖北巡抚任上开始到他去世的十二年时间。张之洞曾三次主持湖北乡试,被后人称为“三任主文”,因此称他的家乡为“三任”。 诲我谆谆:教导我诚恳恳切。 道德文章:指孔子的道德和文章。 回首典型空想像
【注释】 社稷:古代指国家。 完人:指完美的人才。 梁木:用梁作喻,比喻栋梁之才。 【赏析】 这是一篇对张之洞的挽联。张之洞是清朝晚期的一位重要政治人物,他曾任两广总督和两湖总督,并曾担任过翰林院学士等职。他在晚清时期的政治生涯中,一直坚持改革和自强,主张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以挽救国家的衰败。因此,他被誉为“晚清三杰”之一。 这首诗首先赞扬了张之洞在国家治理、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卓越成就
【注释】 挽张之洞联:这是一副哀悼张之洞的对联。挽,哀悼;张之洞,清末名臣,曾担任军机大臣、两广总督、湖广总督等职。这副对联表达了作者对张之洞的高度评价和深深敬意。 相业匡时,一身系天下安危,公诚无愧; 九重震悼,嗣后肩国家艰钜,帝曰何人。 【赏析】 这副对联表达了作者对张之洞的高度评价和深深敬意。上联“相业匡时,一身系天下安危,公诚无愧”赞扬了张之洞为国家做出的贡献
程宜福是清代诗人。下面将详细介绍他: 1. 基本信息 - 生平与时代:程宜福生活在清朝时期,具体时间不详,但可以确定他的活动在清中叶。 - 成就与经历:虽然程宜福的具体成就和经历未被详细记载,但通过他的诗词可以看出,他在文学上有相当的贡献。 2. 主要作品 - 《挽张之洞联》:这是程宜福最著名的诗作之一,表达了对张之洞的敬仰和哀悼。全篇充满了对道德文章的尊崇和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