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
【注释】 1.西湖:今杭州西湖。 2.张学士:指张祜。 3.野菊:野菊花。 4.使旗:古代出使外国的使者所持的旗帜,此处借指使者。 5.同驻:一起停留。 6.秋风:秋高气爽的风。 7.凭栏胜:倚着栏杆看风景。 8.波影:水中的反光。 9.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西湖边与朋友一起赏景、饮酒的愉快情景。首联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西湖风景画,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斜阳”、“凭栏”等意象
西湖曲(五首) 1. 诗一赏析 - 诗句:十里风光烟水白,嵯峨帝城紫雾隔。 - 译文:十里之外的风景如画,被紫色的烟雾所隔断的帝都显得更加神秘。 - 注释:此句描绘了远观西湖时所见之景,云雾缭绕,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朦胧而神秘。 - 赏析:此诗句通过对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2. 诗二赏析 - 诗句:笛声吹断蒲叶风,鹭飞界破青山色。 - 译文:笛声穿透薄雾
【注释】 欲:想。主林:主要树木的树林。庚庚香漠漠:指花树香气,朦胧而飘渺。 弄月:赏月。醥(ch6n)酒:一种淡酒。青山:山名,在今浙江杭州西南。 【赏析】 西湖访梅是一首写景诗。首联“欲休不休岁垂晚,似冷不冷霜复晴”,写诗人来到西湖访梅,正值秋末冬初,时序将晚,但天气却晴朗如春。这两句看似矛盾,其实正是西湖景色的特点,即西湖之景虽美,然而人欲归去又依依不舍。第二联“起撑湖船访梅去
【注释】 西湖曲/玉楼春今冬寒早风光好。休怪搀先敧絮帽。蟹肥一个可称斤,酒美三杯真合道。 年年闲梦垂垂了。且喜风松吹不倒。平分两月是新春,却共梅花依旧笑。 译文: 今年冬天来得特别早,风光格外好,不要奇怪人们早早的戴上花帽。螃蟹肥大一只可以称斤,酒好三杯才算得道。 每年都有悠闲的梦境,慢慢地过去了。只庆幸风吹不动松树。把两个春天平分了,和梅花一样依然在微笑。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
西湖泛舟 望湖楼下照衰颜,羞见尘埃两鬓斑。 风艇纵看山转侧,烟堤尽逐水回还。 唤人归去城钟急,触处相亲岭月弯。 不用新诗摹绝境,定知长到梦魂间。 【译文】 在望湖楼下看着自己的容颜,却感到羞愧因为两鬓已满是尘埃。 我乘坐风艇自由自在地欣赏着山的旋转和水的回旋。 城楼上的钟声催促着我回家,处处都能感受到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这首诗并不需要用新的诗歌来描绘那绝美的景色,因为它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梦中
注释: 湘桃:即桃花,这里代指桃花源。 五陵家:指汉代皇室的后裔,这里泛指贵族人家。 堤柳阴中百宝车:指在湖边杨柳成荫的地方,有一辆装饰华丽的车子。 多是问桃寻柳去:很多人为了欣赏美景而去寻找桃花、柳树。 近来山下少梅花:近年来山下的梅花开得少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和人们对此的喜爱之情。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将西湖的自然风光与古代的贵族生活进行了巧妙的融合。
注释:爱山而不买城中地,是因为担心客人们常常撑船从屋后经过;荷叶不多,秋事已晚,我又和鸥鹭一起度过余年。 赏析:此诗描绘了诗人对西湖的深厚感情,表达了自己与自然和谐相处,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首句“爱山不买城中地”,表明诗人对山的喜爱之情深厚,不愿购买城内的土地作为家园。次句“畏客长撑屋后船”,说明他担心客人在屋后撑船经过,影响了他的安宁生活。第三句“荷叶无多秋事晚”,表达了他对秋天的喜爱
【注释】 碧波:指西湖的水色。青嶂:指西湖周围的山。红楼:指杭州的著名建筑。千古:很久,很多年。买春色:指购买美女。扬州:古代著名的城市,以美女多而闻名于世。 【赏析】 此词写西湖美景及游人的赏心之情,抒发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上片起笔写西湖美景,“碧波”两句,写西湖水清波明丽,与青山翠嶂交相辉映;“千古”一句,写西湖美景历久不衰,人们乐而忘返。下片写游人陶醉于西湖的美景之中
西湖 佳丽三吴国,湖光荡日华。 鱼惊动蘋叶,燕喜掠杨花。 云过山腰黑,风驱雨脚斜。 烟波遥尽处,仿佛见渔家。 译文: 杭州西湖美景如画,湖水荡漾着金色的日华。 鱼儿惊动了水中的蘋叶,燕子喜欢掠过空中的杨花。 白云飘过山腰变黑,狂风卷起雨脚斜向远方。 远处烟波浩渺看不到尽头,仿佛看到了渔船在岸边。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诗的前两联描绘了西湖的自然景观
西湖山居灯夕 繁华隔湖水,全似远宸京。 灯火少年梦,山林此夜情。 鹤闲梅下立,人静月中行。 长愿岁时好,吟身见太平。 逐句释义 1. “繁华隔湖水,全似远宸京。” :这句话表达的是湖中的繁华景象似乎远离了尘世的喧哗,宛如远离京城的宁静。"宸京"是古代对皇宫的美称。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 注释: 繁华,指城市或人群聚集地的喧嚣和繁华;宸京,指的是皇帝居住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