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
西湖泛舟辄用前韵寄呈君实 画船容与到桥还,举袂依然洛酒斑。 湖上晓光涵潩水,坐中晴色见嵩山。 心缘念别如多事,身为移居似不闲。 叠石石淙虽两处,福昌阳翟正中间。 注释: 1. 画船:装饰华丽的船只。容与:悠闲自得的样子。 2. 举袂:提起袖子。 3. 洛酒:洛阳的美酒。斑:斑点,这里指酒液中的沉淀物。 4. 湖上:湖面上。涵:包含。潩水:指西湖的水。 5. 晴色:晴朗的天空。 6. 念别
西湖 繁华已如梦,登览忽成尘。 风物矉西子,笙歌醉北人。 断猿三竺晓,残柳六桥春。 太一今谁问,斜阳自水滨。 译文: 西湖的美景如梦般逝去,登高远望忽然化为尘土。 西湖边的风景如同西施的倩影,而笙歌声声中,北方的人陶醉其中。 断猿在三座佛塔下晨曦中鸣叫,残柳在六桥旁迎接春天的到来。 现在谁能再询问太一真人,唯有斜阳依旧照耀着江畔。 注释: 西湖:指杭州西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旅游胜地。 繁华已如梦
【诗句释义】 1. 西湖初夏:指西湖在初夏季节的景象。 2. 花飞春减绿阴成:春天的花已经凋谢,夏天的绿色植被已经长满。 3. 不住风光绕禁城:这里的“禁城”指的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意思是说,不管走到哪里,都能看到美丽的风景环绕着皇宫。 4. 山寺晚晴蝉欲噪:山寺在傍晚时分晴朗,树上的蝉开始鸣叫。 5. 柳林犹啭数声莺:柳树林中传来了小鸟的叫声,仿佛是几只莺鸟在唱歌。 【译文】 初夏时节
晓镜初开淑景明,使君风味一般清。 舟从菡萏林中过,人在鲸鲵背上行。 妙舞屡翻红药燕,清词时啭紫薇莺。 赓歌久矣虚前席,肯向樽前恋曲生。 逐句释义及赏析: 1. “晓镜初开淑景明” - 诗意解读:“晓镜”通常指的是早晨的镜子,这里可能寓意着新的一天的开始,而“初开”则表示刚刚打开,形象地描绘了清晨时分的情景。“淑景明”中的“淑”字有美好、温柔的含义,“景明”意味着阳光明媚
【注释】 西湖:今浙江省杭州市。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此指太守。修禊:古人在三月三日以除不祥,为“上巳节”,有“曲水流觞”之习,故又称“流杯”。与民游:与百姓同乐。十里笙歌:形容场面热闹。动地:震撼大地。雄风:指狂风。截天:横贯天空。霓(ní 霓):彩虹。登台:登上城楼或亭子。难并乐:欢乐难以分享。击壤:用土块打人的游戏。内家:宫廷,皇宫。新赐火:宫中新赐给百姓的烟火。海棠:春初开花
牛鞭初动啭新莺,梦觉池塘选胜行。 水镜光中千骑合,山屏影里万艘横。 云从布谷原头过,雨向催诗笔下生。 藻绘升平知有待,阁梅先已赋调羹。 注释:牛鞭初动,意味着春光开始复苏,鸟儿也开始歌唱了。梦醒后,作者选择在美丽的池塘边漫步,欣赏着春天的美景。 水镜光中千骑合,山屏影里万艘横。 在水边的镜子里看到千骑并排而行,远处山脉的轮廓中看到无数的船只横卧。 云从布谷原头过,雨向催诗笔下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诗歌分解成句子,逐句加以分析。“闲看浮鸠栖曲渚”,“浮”字用得妙,既点明时间是春天,又写出了水鸟的轻盈,为下文写景作铺垫;“倦随奔鹿上荒陵”,以鹿喻人,表现了诗人在荒废的陵墓中无所事事的无聊情绪,也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沧桑的感慨;“松门雨过长廊静,一架藤花供病僧。”此句写僧人在雨后长廊中静坐打坐的情景
西湖独步 平湖开霁色,寒碧照空心。 小立背桥影,缓行随柳阴。 几年劳远梦,到日记曾吟。 荷荡成茭地,萧萧秋意深。 注释与赏析: 1. 平湖开霁色,寒碧照空心。 注释:平湖(指平静的湖面)开始出现晴天后的美丽景色,寒冷的碧绿湖水反射出空灵的氛围。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西湖在晴朗天气下,水面平静、空气清新的景象,以及湖水中反射出的冷色调给观者带来的视觉冲击。 2. 小立背桥影,缓行随柳阴。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 ①“舞凤翔龙拱帝城,秀涵积水驻川灵”两句写西湖美景,以帝王气派烘托西湖的雄伟、壮丽。 ②“青山楼观排云出,画舫笙歌隔柳听”两句写山景,用“排云”形容高峻入云的山峰,用“隔柳”形容画舫上奏乐的人声。 ③“撩乱花光浮绮陌,参差马影绕旗亭”两句写春色满园的景象。 ④“振衣直上南峰顶,谁似盘溪却独醒”两句写登山观景的感受。 【答案】 译文: 舞着凤凰飞着龙
西湖寺 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