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看浮鸠栖曲渚,倦随奔鹿上荒陵。
松门雨过长廊静,一架藤花供病僧。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诗歌分解成句子,逐句加以分析。“闲看浮鸠栖曲渚”,“浮”字用得妙,既点明时间是春天,又写出了水鸟的轻盈,为下文写景作铺垫;“倦随奔鹿上荒陵”,以鹿喻人,表现了诗人在荒废的陵墓中无所事事的无聊情绪,也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沧桑的感慨;“松门雨过长廊静,一架藤花供病僧。”此句写僧人在雨后长廊中静坐打坐的情景,以及藤花带来的慰藉,体现了禅意,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答案】
(1)“浮”字妙用,既点明时间是春天,又写出了水鸟的轻盈。(或“寓情于景”“托物寄慨”等皆可)
(2)以鹿喻人,表现了诗人在荒废的陵墓中无所事事的无聊情绪,也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沧桑的感慨。(或“触景生情”、“以小见大”等亦可)
(3)此句写僧人在雨后长廊中静坐打坐的情景,以及藤花带来的慰藉,体现了禅意,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或“以景衬情”、“情景交融”等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