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
释名 即铅粉,又有解锡、铅华、定粉、瓦粉、光粉、水粉、白粉、官粉、胡粉等名。旧日妇女用来擦脸。古人称铅为黑锡,所以铅粉又叫做粉锡。 气味 辛、寒、无毒。 主治 劳复与食复(按:大病初愈,尚未恢复,便有性交,引起发烧、便赤、卵肿或缩入等症状,叫做“劳复”。因贪食而旧病复发,叫做“食复”)。用粉锡少许,水冲服。 小儿脾泄不止。用红枣二十个,去核,将粉锡填入,在瓦上烘干,去枣留粉,再研细
释名 亦名汞、灵液、姹女。 气味 辛、寒、有毒。 主治 急惊风。用水银半两、生南星一两、麝香半分,共研细,加石脑油,捣成泥,做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一丸,薄荷汤送下。 反胃吐食。用黑铅、水银各一钱半,结砂、硫磺各五钱,官桂一钱,共研细,分两次服。一半米汤、一半姜汗,调在一个碗中把药送下。 胆热鼻血。用水银、丹砂、麝香等分,研细,每服半钱,新汲水送下。 血汗不止。方同上。
铅霜 释名亦名铅白霜。是铅杂水银十五分之一合炼作片放醋坛中密封而成,经久即成霜。 李明珍介绍的铅霜制法:把铅打成钱,用绳穿线成串。另以瓦盆装生醋,在离醋三寸的上方,将中横挂盆中,然后用另一个瓦盆盖好,放在阴暗处等假生霜。刷下生出的霜以后,仍照样盖好瓦盆,待取新霜。 气味 甘、酸、冷、无毒。 主治 小儿惊热(心肺积热,夜卧多惊)。用铅霜、牛黄各半分,铁粉一分,研匀。每服四分之一钱
释名 又名青金、黑锡、金公、水中金。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明目、固牙、乌须发。用铅半斤,熔成汁,趁热加桑条灰,同时以柳木搅拌,使成沙状细末,再筛过,用筛取的细末揩牙,揩后漱口,即又漱口水洗眼,有明目、固齿、乌须发之效。 肾气攻心,奔豚喘急,面黑欲死。用铅二两、石亭脂二两、木香一两、麝香一钱。先把铅熔化,加入石亭脂,急炒。焰起时,含醋喷之。炒毕,倾入先掘好的地坑中,盖好
释名 亦名铜绿,即铜器上所生的绿色物。市上常用醋制铜,使生绿,收取晒干即可用。 气味 酸、平、微毒。 主治 风痰引起的突然昏倒或瘫痪。用铜青二两,研细,水飞去滓,慢火熬干,再加入麝身一分,以糯米粉糊成丸子,如弹丸大。每一丸,分两次服,薄荷酒送。若风痰未全好,可再用朱砂酒冲同量丸药服。要吐出青绿色涎水,泻下恶物,才算病愈。此方名“碧林丹”。治小儿的这种病,宜用“绿云丹”。方子是
释名 亦名汞粉、轻粉、峭粉、腻粉。由水银、白矾、食盐合炼而成。 气味 辛、苦、有毒。 主治 小儿涎喘。用末受精的鸡收一个,取出蛋清,加水银粉十钱拌合。装银器内,放在汤瓶上蒸熟,给病儿服下,或吐痰,或下泄,病即愈。但水银有毒,气虚小儿,不能用此方。 小儿呕乳。用水银粉一钱、盐鼓(去皮)七粒,共研匀,合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三丸。藿香汤送下。 大小便闭(胀闷欲死,持续两三天
释名 亦或石髓铅。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 心气痛。用自然铜,先经火煅(即烧红),然后醋淬(即蘸醋酒上去,令红消热退),淬后又煅,反复九次,最后研为细末。每次取一小提撮,调醋服。 项下气瘿(项下皮肤,伸张成囊,囊内不是水,而是气)。用自然铜丢在水缸里,每天饮食,都用此水。日久,气瘿自消。或把自然铜烧成烟气,张口吸入亦可。 暑湿瘫痪。用自然铜烧红,酒浸一夜,加炮过的川乌头,五灵脂
释名 亦名白金、鋈。 气味 银屑,辛、平、有毒;生银,辛、寒、无毒。 主治 妊妇腰痛。用银一两、水三升,煎成二升服之。 胎动欲坠。用银五两、根二两、清酒一碗、水一大碗,煎成一碗,湿服。 风牙疼痛。用文银一两,烧红渍入一碗烧酒中,趁热漱口。 口鼻疳蚀,穿唇透颊。用银屑一两,放入三升水中,在铜器内煎成一升,一天洗三、四次。 身面赤痣。常用银块揩擦发热,慢慢自行消退
释名 金屑。 气味 辛,平,有毒。 主治 镇精神,坚骨髓,通五脏邪气,服之神仙。疗小儿惊伤五脏,风痫失志,镇心安魂。癫痫风热,上气咳嗽,伤寒肺损吐血,骨蒸劳极作渴,并以箔入丸散服。破冷气,除风
气味 性凉。 主治 反胃吐食,取螺蛳一斗,水浸,取泥晒干,每服一钱,火酒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