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
注释: 1. 吾爱子姚子:我喜爱你的儿子姚子。 2. 风流如晋人:风度潇洒得如同晋国的名士(指阮籍、嵇康、山涛等)。 3. 白眼视四海:用白眼看待天下人。 4. 清谈无一尘:谈论时保持清新,没有一点尘世的杂念。 译文: 我深爱你的儿子姚子,他的风度潇洒如同晋国的名士。他用白眼看待天下人,谈论时保持清新,没有一点尘世的杂念。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儿子的赞美之情的表达。首先
【注释】 攀:手攀。萝:蔓草,这里指藤蔓植物。石磴:石砌的台阶。金沙岭:山名。 露下色荧荧:露水在月光下显得闪闪发光。 月生光炯炯(jiǒng jiǒng):月亮明亮的样子。 【赏析】 《天冠山题咏》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诗。此诗写于天宝年间。天宝元年(742)秋,王之涣从京兆参军任上被贬为冀州衡水县令。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天冠山上攀登的情景和夜晚观月的感受。首句“攀萝缘石磴”
【注释】 天冠山:山名。 惠山:山名。在江苏省无锡市西南。唐陆羽《茶经》以阳羡(今江苏宜兴)为上,湖州长兴紫笋茶为次,惠山茶为下。泉味胜牛乳:惠山的泉水味道超过了牛奶。 寒月泉:冷月下的泉水。 携茶就泉煮:把茶带到泉边煮着喝。 【赏析】 诗题一作《惠泉煎茶》。此诗写诗人游惠山时所饮之水,与陆羽《茶经》所评相违,意谓惠山泉虽好但不及牛乳。诗中描写了诗人品尝泉水的情景
注释: 天冠山题咏:这是一首描绘天冠山飞泉的诗。 飞泉如玉帘,直下数千尺:飞泉犹如悬挂在天空中的珠帘,一直垂落至几千尺的地方。 新月横帘钩,遥遥挂空碧:新的月亮如同悬挂在天冠山的飞檐上,远远地挂在天空中,映衬着碧蓝的天空。 赏析: 这首诗以飞泉为主题,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天冠山飞泉的壮丽景色。飞泉如玉帘,直下数千尺,形象地描绘了飞泉如同悬挂在天空中的玉帘,直落而下,气势磅礴。新月横帘钩
【注释】 一片中原地:一片土地。 纷纷几战争:几次战争中的残败景象。 至今将不去:至今,还保留着未被破坏的遗迹。 留与后人耕:让后人继续耕种。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的诗,写诗人凭吊故国遗址时触景生情的感受。 首句“一片中原地”,写眼前所见的荒废的边塞地区;第二句“纷纷几战争”,写这片地方曾经遭受过多少次战争的破坏,战火纷乱,一片狼藉;第三句“至今将不去”
寄题真定明远亭 先题明远诗中意境与情感探索 1. 创作背景 - 元代历史与文化环境 - 诗人赵孟頫个人经历简介 - 《寄题真定明远亭》创作动机 2. 作品原文 - 诗句内容 - 字词解析和意象分析 - 诗歌整体结构及韵律特点 3. 主题思想 - “未到新亭上”象征意义 - “先题明远诗”深层含义 - “云间归雁小,山外夕阳迟”描绘美景与时间流逝之感 4. 艺术特色 - 语言精炼与意象丰富对比分析
青青云外山,炯炯松下石。 顾此山中人,风神照松色。 注释: 青青 —— 形容山峰青翠欲滴,如同青色的云雾缭绕在山间。 云外 —— 指山峰高耸云端之外,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炯炯 —— 形容石头明亮有光泽。 顾 —— 看、观。 山中人 —— 指周秀才本人。 风神 —— 形容人的风度和精神气质。 照 —— 映照、反射。 松色 —— 指松树的颜色,这里指松树在阳光照射下显得生机勃勃。 赏析:
天冠山题咏 醯鸡舞瓮中,井蛙居坎底。 莫作一线看,开眼九万里。 注释与赏析: 醯(xi)鸡:一种小而黑的鸡,也叫家鸡。瓮(wēng):古代用来盛酒或水的陶罐。 醯鸡舞瓮中:比喻人的视野狭窄,只看到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地位,看不到更广阔的世界。 井蛙居坎底:比喻人的思想狭隘,只关注眼前的事情,无法跳出自己的圈子去看待问题。 莫作一线看:不要只看表面的现象,要全面、深入地去分析问题。 开眼九万里
【注释】 ①独夜:独自一人在夜晚。 ②“秋风”句:秋风摇动树叶,使它们簌簌作响。动,摇动;林叶,指树叶。 ③“夜雨”句:夜雨滴打池塘中的荷叶。夜雨,指秋夜的细雨;滴池荷,指雨点落在荷叶上。 ④“孤客”句:孤独的客人睡不着觉。孤客,孤单一人的客人;睡不著,睡不着觉;著,通“宿”,睡觉。 ⑤“乱蛩”(qióng):蟋蟀。蛩:一种昆虫,俗称“促织”。 ⑥赏析: 此诗写独处异乡之人的孤寂情怀
【注释】晓起:黎明起来。莺:黄莺,春日鸣叫声。还思故园路:还思念着家乡的路。故园:故乡。故:旧的,老的。 【赏析】《晓起闻莺》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此诗写于王建晚年,是他流寓江淮一带时所作的一首七绝。首二句点明时令和气候,“暑气晓来清,时时闻远莺”,清晨,天气清凉而晴朗,不时听到远处传来黄莺婉转悦耳的歌声。这两句既写景又传声,使全诗笼罩在清新、愉悦的氛围里。“时时”二字,表明黄莺啼声清脆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