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
诗句释义与译文: 脆绿怜弱干,勿为霜雪侵。春风动雷雨,须长一千寻。 注释: - 脆绿:形容竹子的竹叶颜色鲜嫩,脆弱易折。 - 怜弱干:怜悯柔弱的竹干。 - 勿为霜雪侵:不要遭受霜冻和冰雪的侵袭。 - 春风动雷雨:春风带来了雷阵雨的来临。 - 须长一千寻:必须生长到一千寻那么高。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竹子顽强生命力的赞美。他用“脆绿怜弱干”来描绘竹叶的颜色和形态
绝句八首(其四)- 瓜架穿萤白,藤梢点露青。牵牛花已发,天上候双星。 诗句释义: 1. “瓜架穿萤白”:描述了夏季夜晚瓜架下的景象,萤火虫在瓜蔓间穿梭,映出一片白色的光点。这里的“瓜架”是夏日常见的植物,为人们提供乘凉之所,而“穿萤白”则描绘了萤火虫飞舞的生动画面,营造出一种清凉宁静的氛围。 2. “藤梢点露青”:此句描绘的是早晨或傍晚时分,藤蔓与露水的交相辉映。露水珠挂在藤条上
【注释】 治畦:种田。蕉畦:以香蕉种植的田畦。竹:竹子,这里指文竹,一种常绿藤本植物。近:接近。虚中:竹叶疏朗处。致:通“值”。值:适合,相宜。密叶:指竹叶浓密处。胜:胜过。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句写种蕉;次句写种竹;三四句写竹叶、蕉叶各有其美,不可偏废。全诗写得清丽脱俗,别具情趣。 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在竹林中读书时写的。他写了四首咏竹、蕉的题画诗,都是即席口占,随意挥洒,不拘一格
翻译:题字已成元草书,绿天仿佛绛纱。 不要贪恋饮酒,何客能名芭? 注释:1.蕉畦(qī):蕉园。2.元草书:指元代的草书。3.绿天幻绛纱:比喻天空的颜色如同紫色的纱帐一样。4.贪载酒:指贪恋喝酒。5.何客能名芭:意思是何人能够像芭蕉这样,既能承载又能够承受。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神秘的画面,通过描述题字成元草书和绿天仿佛绛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等,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它通常由四句组成,每句五言或七言(简称五言或七言)。陆游的《春日绝句八首·其三》是其中一首,全诗如下: ``` 莲叶千茎乱,因风卷翠烟。 飞来双白鸟,不省在谁边。 ```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1. 莲叶千茎乱:描述莲叶繁多且杂乱无章,随风飘动的样子。"千茎乱"形容莲叶众多,"乱"字则描绘了莲叶随风摇曳的情景。 2. 因风卷翠烟
绝句八首之六 宿鸟波流影,孤萤冷度溪。 云留分一半,月在柳塘西。 译文: 夜晚的天空中飘着几朵薄云,池塘边的芦苇轻轻摇曳着。天空中的月亮被云遮住了一半,只露出半边脸。柳树的倒影映入清澈的小溪,水中的萤火虫发出微弱的光。月光洒在柳塘的西侧,照亮了小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夜景图。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夜晚的静谧与美丽。首句“宿鸟波流影”
注释解释: 1. 韎𩏌穿窗人:指穿着长袍的客人。 2. 钱钱缩影:形容衣服宽大的样子。 3. 人间酣睡客:指沉迷于酒色的人,即“醉翁”一类的人物。 4. 几处梦樱桃:指梦中见到樱桃树,暗喻那些沉迷酒色之人,常常做着美梦,如在梦境中看到樱桃树一样。 赏析:《绝句八首》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作品,这是其中的一首。诗中描绘了一位穿着长袍的客人穿过窗户,衣衫宽大仿佛能遮住高高的窗台。这位客人沉醉于酒色之中
注释:闲来随便写几个字,就像苍蝇头上的字,虽然不华丽却有韵味。芭蕉叶上挂着冰,心却像雪中的草一样绿。青青河边的小草,自有鬼能为之歌唱。 赏析:此诗以“蝇头”喻笔,“雪里”喻心,以自然之景喻人之性。诗人在描写自己与自然景物的相互关系中,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恬淡自得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禅意,体现了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风格
绝句八首 其二: 伏日人间暑,西风天际阴。 秦坑从烈火,鲁壁自清琴。 注释与赏析: - 诗句解读: 1. “伏日人间暑”:指夏天的烈日炎炎,使得人间如同炎热的夏日一样。 2. “西风天际阴”:西风吹拂,天际乌云密布,暗示天气阴沉。 - 译文: 伏日(夏季)时,人间酷热难耐,西风吹过天际,却带来一片阴霾。 在历史的长河中,秦始皇的坟墓(秦坑)曾被烈火焚烧,而鲁国的古墓(鲁壁)
【注释】 绝句:唐代五言诗的一种形式。八首:指共八首诗。 垂金丝:形容稻穗像细长的金黄色的丝带,下垂到地上。 弱若红蓝蕊:形容花小得像红蓝花朵里的花蕊。 飏蜻蜓:随风飘飞的蜻蜓。 含香点溪水:指花落时沾在水面上,散发出香气,点点似点着了溪水似的。 【赏析】 此诗写稻花之美。首二句写稻花之美,用“垂”、“弱”二字极尽其美,又用“含香”二字写出其香。三四句写蜻蜓飞舞,花落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