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干
送永嘉王令 虽然画出的县图就像真的一样,五程路还是通向缙云县东。 山间有阁道盘绕在岩石底部,海界上有一座孤独的山峰出现在浪中。 礼法上没有听说离开汉制,土宜上多说与吴国相似。 如果用人采用非常规方法,只要十天时间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注释: 1. 展:同“宣”,宣布,颁布。 2. 五程犹入缙云东:指五里一亭,亭即驿站。 3. 山间:指山中。 4. 礼法:这里指法令、制度。 5. 土宜
这是一首描绘亭子景色的绝句。 首句“指画便分元化力”,意思是说,当你用手指画这个亭子的时候,它就能分成许多不同的区域。这里的“元化力”可以理解为自然之力,也可以理解为亭子的构造和功能。 第二句“周回秀绝自清机”,意思是整个亭子四周都是优美的风景,它的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清新的力量。这里的“周回秀绝”和“自清机”都是用来形容亭子的景色和构造的特点。 第三句“孤云恋石寻常住”,意思是说
李户曹小妓天得善击越器以成曲章李户曹的小妓女,天生丽质,善击越器,创作出美妙的乐曲。 越器敲击而来,曲调已经形成,手腕匀滑自如,轻快清新。 随风摇曳,余韵悠长,测水深浅,泛声多响。 昼漏丁当相续滴,寒蝉计会一时鸣。 若教进上梨园去,众乐无由更擅名。 注释:越,音yuè,古代的一种乐器。测,音chá,测量。昼漏,白天的漏水计时器。寒蝉,秋天的蝉。上,进献。梨园,古代皇家的音乐机构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几年调弄七条丝”: - 关键词:调弄、七条丝 - 解释:描述了多年以来持续不断地拨动琴弦,琴弦如同丝线般纤细。 - 注释:这里的“调弄”可能指的是频繁地弹奏琴弦,而“七条丝”则形容琴弦数量之多,形象地描绘了弹琴时的场景。 2. “元化分功十指知”: - 关键词:元化、分功、十指 - 解释:强调每个手指在演奏中各自承担不同的作用和贡献。 - 注释:这里提到了“元化”
诗句:颜巷萧条知命后,膺门感激受恩初。 译文:颜巷显得萧条冷落,但我知道这是命中注定的,我怀着感激之心踏入了这个门。虽然我已年事已高,但仍像年轻时一样充满梦想。 注释:颜巷:指作者居住的地方,也象征着他的过去和现在,充满了深深的怀旧和感慨。知命后:知道自己的命运,意味着他已经接受了现实。膺门:接受恩惠的门。鹤发:形容年纪大,头发已经斑白了,象征人生的衰老。蜗牛壳:比喻狭小的空间
【解析】 此诗为归乡之作。首联“去岁离家今岁归,孤帆梦向鸟前飞”,写诗人在归途中的所见:船儿驶过水面,好像要飞到鸟儿的前面。诗人把小船比作鸟儿,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小船在江面上疾驶的情形,使人感到船快得像鸟儿在飞翔一样。 颔联“必知芦笋侵沙井,兼被藤花占石矶”是说诗人归乡后发现家乡的变化。诗人看到新长出的芦笋,侵入了曾经自己居住过的沙井;同时,藤蔓也攀上了曾经自己居住过的石矶
题报恩寺上方 来到报恩寺的上方,我抬头远望视野无限。 瀑布飞泻在高高的崖壁上,晴朗时像下雨一样; 树林中藤萝缠绕着大树,炎炎热日令人感到寒意。 群山连绵不断层层重叠; 山路高低起伏蜿蜒曲折,让人难以记忆。 清峭的山峰使人留恋不舍,归去之后仍会牵挂; 他时梦中再见到它,也不易辨认。 注释: 1. 上上方:即“上方”。2. 眼界无穷世界宽:形容登高望远的感觉。3. 岩溜喷空晴似雨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小景致。以下是诗句的释义、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第一句:于秀才小池 - 释义:描述的是位于于秀才家中的小池塘。 - 译文:这是位于于秀才家的一个小巧池塘。 - 注释:这里的“于秀才”可能指的是诗中的主人公或是其邻居。 第二句:一泓潋滟复澄明 - 释义:一泓指的是池塘中清澈的水,潋滟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 译文:一泓清澈的水面泛着涟漪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全诗共八句,前三句写钱塘的春色,后五句写钱塘的夏景。“暖景融融寒景清”,是说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景色宜人;“越台风送晓钟声”是说越州一带风大,吹得海潮很大,海上有大风船来时把钟声都送过来;“四郊远火烧烟月,一道惊波撼郡城”是说远处的田野上,烧着火,烟雾笼罩着月亮,一条大波浪冲击着郡城;“夜雪未知东岸绿,春风犹放半江晴”是说冬天的雪花还不知在岸边的树木已经长出了绿叶
初归故里献侯郎中 常思旧里欲归难,已作归心即自宽。 此日早知无爵位,当时便合把渔竿。 朝昏入闰春将逼,城邑多山夏却寒。 不是幽愚望荣忝,君侯异礼亦何安。 诗句解释: 1. 初归故里献侯郎中 - 这是第一句,描述了一个人回到了他的家乡,成为了“献侯郎中”的身份。 2. 常思旧里欲归难,已作归心即自宽 - 这是第二句,表达了他常常怀念故乡,但一旦决定要回家,他就感到轻松了。 3. 此日早知无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