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干
诗句如下: 晨鸡两遍报更阑,刁斗无声晓漏干。 译文: 在清晨,雄鸡两次鸣叫,仿佛在向人们报告夜已经过去。此时,刁斗的声音悄然消失在晨曦中的寂静中,仿佛它从未存在过一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日的宁静与美好。诗人通过描写晨鸡和刁斗这两个元素,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期待和喜悦。晨鸡的鸣叫声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而刁斗则给人一种时间流转的感觉。诗中还通过对暖阳、春风等自然元素的描写
《别从兄郜》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对未来的期望。 译文: 展翅开帆只待风,吹嘘成事古今同。 已呼断雁归行里,全胜枯鳞在辙中。 若许死前恩少报,终期言下命潜通。 临岐再拜无馀事,愿取文章达圣聪。 注释: - 展翅开帆只待风:展开翅膀、打开船帆等待风向。比喻准备出发或行动。 - 吹嘘成事古今同:宣扬自己的成就,使得古今的人都认可自己。 - 已呼断雁归行里
【注释】 寄江陵王少府:写给江陵(今湖北江陵)的王少府。王姓,字不详。“少府”是官名。 频变:多次改变。寒暑:指四季。 迢迢:远而难相见貌。 波涛:波浪。一阻:一次阻碍。两乡梦:异乡做着同一个梦。 无过:没有超过。双鲤鱼:典出《庄子·外物》载,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条鱼,在东海里自由自在地游着,与黄河里的鲤鱼相望,但它们却无法相遇。后来庄子变成一条鲤鱼,与黄河里的鲤鱼相向而行
诗句释义 1. 夜听步虚:“夜听步虚”描述的是在深夜时分,听到仙乐的声音。“步虚”是一种道教仪式,通常在夜晚进行,用以向神仙请教、祈求福佑。这里的“夜听”表明是在一个特定的夜晚,即作者所居住的寂静宫里,听到这种神秘的音乐。 2. 寂寂永宫里:描述了宫殿的静谧和深远,表达了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气氛。 3. 天师朝礼声:“天师”在古代是对道教神祇的一种尊称,这里指的是掌管天地间的神灵
【注释】 受诏从华省:奉诏从朝廷中。华省,指翰林院,唐代称门下省为华省,这里泛指朝廷。 开旗发帝州:指出发时在皇帝面前挥舞军旗,表示受命出征。 野烟新驿曙:早晨山野的雾气和清晨驿站上的炊烟。 残照古山秋:夕阳斜映在古老的群山之中,一片凄凉景象。 树势连巴没:指巴蜀地区。巴蜀,指四川一带。 江声入楚流:指长江水流入湖北境内。 唯应化行后,吟句上闲楼:只愿你一路平安,我则登上高高的闲楼
山中即事 追逐名利非本心,山居生活得真性。 野外花朵色彩异,山林鸟儿鸣声清。 树影摇曳凉意浓,苔痕映照碧绿行。 闲暇寻访采药处,通往仙途渐清晰。 注释: - 趍世: 追求世俗。非身: 非我。 - 适性情: 顺应天性。 - 野花: 指野外的花草,色彩多样。 - 幽鸟: 指山林中的鸟类,鸣声清越。 - 树影: 树木的影子。搜凉卧: 形容树影斑驳地映在身上,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 - 苔光:
诗句 1. 寒食宿先天寺无可上人房:描述在寒食节这天,诗人在先天寺的无为上人房间中住宿。 2. 双扉桧下开,寄宿石房苔:描绘了门前松树和石屋的景致,表明自己选择在此地过夜。 3. 幡北灯花动,城西雪霰来:描写了夜晚的景象,灯花被风吹动,雪花从西边飘落。 4. 收棋想云梦,罢茗议天台:表达了在休息的时候,思绪飞往远方的云梦或天台等地方。 5. 同忆前年腊,师初白阁回
注释: 师步有云随,师情唯鹤知。 师步指禅师行走时有云雾相伴,师情指禅师的性情只有鹤鸟知道。 萝迷收𦬸路,雪隔出溪时。 萝迷指的是藤萝树挡住了通往寺庙的道路,雪隔是说雪花阻隔了通往小溪的道路。 竹狖窥沙井,岩禽停桧枝。 竹狖是一种生活在山林中的动物,它偷偷地观察着沙井;岩禽则是指栖息在岩石上的鸟类,它们停留在桧树枝头。 由来傲卿相,卧稳答书迟。 自古以来,禅师就以傲视世俗的官员而自居
中秋月 凉霄烟霭外,三五玉蟾秋。 列野星辰正,当空鬼魅愁。 泉澄寒魄莹,露滴冷光浮。 未折青青桂,吟看不忍休。 注释: 凉霄:凉爽的天空,指秋天的天空。 烟霭:云雾。 三五:古代对月亮的称呼,通常指农历十五日的月亮。 玉蟾:指月亮。 列野:广阔的原野。 星辰:星星。 鬼魅:传说中的鬼怪。 泉澄:泉水清澈。 寒魄:月光。 露滴:露水。 青桂枝:桂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中秋节赏月的诗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下面是诗句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送镜空上人游江南 送别镜空上人是此诗的第一句,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远行到江南的不舍之情。“送”字表明诗人正在作诗以送别,“镜空”可能指的是某个僧人或者朋友的名字。 去住如云鹤,飘然不可留。 “去住如云鹤”形容友人的离去如同天空中的飞鸟一样自由、轻松;“飘然不可留”则强调了友人离去时的洒脱和从容。这两句诗描绘了友人离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