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幹
诗句:落日孤烟过洞庭,黄陵祠畔白蘋汀。 译文: 落日时分,一叶小舟在洞庭湖上飘过,仿佛是一缕孤烟在空中缭绕;黄陵祠的旁边是一片长满白苹的小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首句“落日孤烟过洞庭”,以落日和孤烟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意境。这里的“孤烟”不仅指自然界中的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孤独、漂泊的情感。次句“黄陵祠畔白蘋汀”,则通过描绘黄陵祠畔的白蘋汀
《寄题悠然阁三绝句其三》是宋朝时期著名文学家张元干的佳作,下面对其进行逐一解读: 1. 诗句原文: 谁标此阁作悠然,万事无非信手拈。 参得东篱把菊意,不妨老远引陶潜。 2. 译文注释: - 谁标此阁作悠然:谁在这里标记这座楼叫做悠然阁。悠然表示心境的宁静、自在。 - 万事无非信手拈:所有的事物都是如此轻松就能掌握。这里的“拈”指的是把握、运用。 - 参得东篱把菊意
【解析】 1.题干要求“赏析”诗句,这是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手法、思想情感以及艺术手法等;然后根据题目所给信息,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判断。 (1) “玉局老仙天下人,平生爱与石传神”,诗人以拟人的手法,赋予东坡居士“玉局老仙”这一尊称,并称其为“天下人”。在苏轼看来,自己之所以能成为文坛巨匠
【注释】 跋:题诗于某物上。苏养直:北宋诗人,字伯固。苏轼的好友。绝句:一种绝言断句的古诗体裁。后湖:即西湖。 【赏析】 此诗首联写苏轼醉卧西湖,已仙去;颔联赞苏轼文采风流,照千古;颈联叹无人传颂其遗金丹之术。整首诗以苏轼自比,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注释】 跋赵唐卿所藏访戴图 其一:跋,题写在书上或画轴、碑石等上面的文字。唐卿,作者的朋友赵唐卿的字。访戴,访戴逵,东晋画家,字安期,浙江上虞人,曾游剡溪,后人慕其高风,遂建“访戴庙”。《世说新语·言语》云:“戴安道作辅,时年四十馀。”此句指赵唐卿收藏了访戴图,并题写了跋文。一,全;遍。 万壑千岩一剡溪,漫天云冻雪风飞。 万壑千岩一剡溪,遍地群山皆为溪水环绕。 漫天云冻雪风飞,大雪纷飞
【注释】 赵唐卿:名不详,生平无考。王孙:古代对贵族的称呼。胸次:心胸。丘壑(hèu):山泽。丘:土山;壑:深谷。 幻出:指画出。 山阴:地名,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 草屋柴扉:草房门。扉:门扇。 风雨:天气变化。 【赏析】 此诗为题跋诗,作者在跋语中赞颂了赵唐卿所藏访戴图的绘画艺术。诗人通过对画面的描绘,赞美了画师卓越的绘画才能以及画家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全诗用典精当,意蕴深厚。
【注释】 六代祖师,指禅宗初祖达摩。卢能:唐末五代时僧人,为禅宗临济宗开山祖师。震旦:古国名,后泛称中国。 【赏析】 此诗是题达摩画像的七言律诗。首尾两句写达摩“无”字心印,意谓达摩的禅学,本来不须文字,故画亦足。中间四句写他“无”字心印在中国文化上的影响,即在中国佛教中,达摩的地位很高。 这首诗前两句写达摩来中国传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三句写禅宗思想的核心——佛性本有
貌古期惊世,心夷合享年。 交游称长者,风味配先贤。 雁序飘零地,龙门寂寞边。 不知谁作诔,著意翠珉镌。 注释: 1. 貌古期惊世:形容李仲辅的外貌古老而令人震惊,足以让世间惊艳。 2. 心夷合享年:表示李仲辅内心平和,与世无争,享有长寿之年。 3. 交游称长者:在人际交往中,被称赞为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 4. 风味配先贤:其独特的风格和品味,与古代贤达相媲美。 5. 雁序飘零地
【注释】 1.彭德器:即彭泽,字德操。唐人。 2.北堂太夫人:即彭德器之母。 3.嫠居久:寡妇生活久了。 4.儒家守志贫:儒者守节不娶。 5.白头躬祭祀:年老时亲自为死者举行祭祀。 6.老眼喜缝纫:年老时还喜欢缝补衣物。 7.哭妇无遗恨: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8.怜孙不忍嗔:怜悯子孙,不忍心责备他们。 9.一朝违孝养:突然违背了孝顺父母的传统道德。 【赏析】
寄题悠然阁三绝句其一 林端结阁小跻攀,四面岚光绕曲栏。 佛法本来南北异,个中北望见南山。 注释: 《寄题悠然阁三绝句》是宋代诗人张元干所作的一组诗。此诗为其中之一,共三首,每首都通过描绘悠然阁的景色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本诗的第一句描述了诗人在林端结阁小跻攀的景象,第二句描绘了四周环绕的岚光和曲折的栏杆。最后一句则表达了佛法原本存在于南北不同的地方,而站在悠然阁中向北眺望却能见到南方的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