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厚初
注释: - 凤藻为文:用凤凰的羽毛作笔,比喻才子。 - 才呈骥足:才能就像骏马一样。 - 鲤庭绍业:鲤鱼在水边繁衍后代,比喻继承家业。 - 浪跃龙门:形容有才华的人,如鱼得水,能够跃过龙门,进入社会的上层。 译文: 凤凰的羽毛作笔,才能如同骏马般奔腾; 鲤鱼在水边繁衍后代,传承着家族的繁荣。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学生入学的诗歌,通过凤凰与鲤鱼的形象,表达了对学生们才华和潜力的肯定
兄弟连入泮 【注释】:泮,古代的学宫。 【赏析】:这是一首祝贺诗,表达了作者对兄弟二人都考取了功名的喜悦之情。首句“兄弟连入泮”直截了当地点出了兄弟二人同中进士的事实,简洁而富有力度。次句“诗举亲传”则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家族背景和成就,既体现了家族荣耀感,也展示了作者对他们的骄傲与自豪。最后一句“芹香迭采,兄先弟后共登科”,则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科举考试比作采摘芹菜
【诗句释义】 挽女人:这是一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对一位贤妻的爱与怀念。 德备福能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妻子的道德修养和福气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当年阃范曾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丈夫的眼中,妻子就像古代的女性一样有威严、有气质。 一旦辞尘怀寿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旦离开这个世界,就会思念她那长寿的母亲。 子贤孙复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子很贤明,孙子也很聪明,继承了妻子的美德。 此日书香有继
门生挽雨村 鏖战是初科,弥望先生冠南粤; 传经刚半载,忍教弟子泣西河。 注释: 鏖战:指战争,这里指的是科举考试的艰难。南粤:广东一带,这里代指南方。传经:传授知识,指教学。西河:河北平原的古称,这里代指北方。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老师在科举考试中艰难奋战的情景。首句“鏖战是初科”,意为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战斗(科举考试),终于取得了胜利。第二句“弥望先生冠南粤”
这首诗出自清代诗人黄宗羲的《挽雨村赴科乡试》。诗中描述了作者对友人雨村的哀悼之情,同时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拭泪注行旌,叹海驿飘蓬,招魂远觅羊城路; 注释:拭去泪水,准备启程;感叹自己像海中的蓬草一样漂泊不定,远方寻找朋友的路途艰难。 2. 登坛留健将,嗟云程发轫,再世先推雁塔人。 注释:登上祭坛,希望留下强健的将领;感叹自己的事业刚刚开始
【注释】: 挽雨村赴科乡试因病死 劝驾有同人,方期桂籍早登,乡贡榜中题姓字;—— 离家才九日,讵料蓉城遽返,越王台畔泣秋风。—— 译文: 劝说雨村去参加科举考试,因为他的病还没好,所以不能立即参加考试。 我们这些人都在为他去送行,希望他能够早日考中功名,成为朝廷的官员。 他只离开家乡九天时间,就突然回来了。我们都很惊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就在他们离开的时候,雨村突然病倒了
【注释】 步武:学习。希文:指孔子。 【赏析】 此诗是贺门生入学的赠联,祝贺其学有所成,并希望他继承孔子的学说
【注释】: 1. 哀挽联、内柱用:这是对死者的哀悼之词,通常用于悼念亡故者。 2. 诗礼忆趋庭:回忆小时候学习诗歌礼仪的场景。 3. 深恩颇效三年报:深深地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想要报答他们长达三年的时间。 4. 音容归地下:希望死者的灵魂回到地下。 5. 痛念应教五内崩:非常悲痛地想念着他们,内心感到极度的痛苦和空虚。 【赏析】: 这首诗是对一位已经去世的人的追思之作
婺暗天南,人去九重怜只鹤; 萱残苑北,泪流四代泣秋风。 注释:婺暗天南,指婺女星隐没在南方的天际。人去九重,指皇帝已离世。怜只鹤,怜惜那孤寂的仙鹤。萱残苑北,指王献之母亲梁寡居时,种了萱草在庭院里。萱草又叫忘忧草,是令人忘记忧愁的意思。泪流四代,指王献之家事。四代,即从王献之的曾祖至献之本人的五代人。泣秋风,指王献之的母亲去世后,他思念母亲而流泪。赏析:此诗以王献之的母丧为题
【注释】 椿:一种树,又称“父”、"龙眼"。 凋:衰落 地下:指人已去世。 悲风木:指树木枯萎,比喻父母亡故。 桂绕:环绕着堂前。桂,即月桂,是一种香木,也泛指桂树。 义方:指有道德的长辈,这里指父亲。 【赏析】 这是为死者写的挽联。上句说椿树在地下衰败,下句说月桂树在堂前环绕。两句诗一前一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椿树的衰败,是死者逝去的标志;月桂树的环绕,却是生者对死者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