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眘虚
刘昚虚是唐代的诗人。 刘昚虚,亦作慎虚,字全乙,又号易轩,其出生于盛唐时期的洪州新吴(今江西奉新县),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于开元二年(约714年)中进士,并在开元二十二年(约734年)参加吏部宏词科考试并得中,初期担任左春坊司经局校书郎,后来转至崇文馆校书郎,为皇太子和皇亲国戚的子侄们校勘典籍。他的诗风以清幽淡远为主,被认为是盛唐时期的重要诗歌代表之一。 刘昚虚的创作生涯虽然短暂但颇为丰富
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 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 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 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 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 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
积雪为小山
飞雪伴春还,春庭晓自闲。 虚心应任道,遇赏遂成山。 峰小形全秀,岩虚势莫攀。 以幽能皎洁,谓近可循环。 孤影临冰境,寒光对玉颜。 不随迟日尽,留顾岁华间
越中问海客
风雨沧洲暮,一帆今始归。 自云发南海,万里速如飞。 初谓落何处,永将无所依。 冥茫渐西见,山色越中微。 谁念去时远,人经此路稀。 泊舟悲且泣,使我亦沾衣。 浮海焉用说,忆乡难久违。 纵为鲁连子,山路有柴扉
寄江滔求孟六遗文
南望襄阳路,思君情转亲。 偏知汉水广,应与孟家邻。 在日贪为善,昨来闻更贫。 相如有遗草,一为问家人。
全乙,原名刘眘虚,唐代诗人
刘昚虚是唐代的诗人。 刘昚虚,亦作慎虚,字全乙,又号易轩,其出生于盛唐时期的洪州新吴(今江西奉新县),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于开元二年(约714年)中进士,并在开元二十二年(约734年)参加吏部宏词科考试并得中,初期担任左春坊司经局校书郎,后来转至崇文馆校书郎,为皇太子和皇亲国戚的子侄们校勘典籍。他的诗风以清幽淡远为主,被认为是盛唐时期的重要诗歌代表之一。 刘昚虚的创作生涯虽然短暂但颇为丰富
刘眘虚
刘昚虚是唐代的诗人。 刘昚虚,亦作慎虚,字全乙,又号易轩,其出生于盛唐时期的洪州新吴(今江西奉新县),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于开元二年(约714年)中进士,并在开元二十二年(约734年)参加吏部宏词科考试并得中,初期担任左春坊司经局校书郎,后来转至崇文馆校书郎,为皇太子和皇亲国戚的子侄们校勘典籍。他的诗风以清幽淡远为主,被认为是盛唐时期的重要诗歌代表之一。 刘昚虚的创作生涯虽然短暂但颇为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