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眘虚
【注释】: 上客:尊贵的朋友。相过:相互拜访。小童:年轻的仆人。酤酒:买酒。临水:临近水面。归雁:指北飞的鸿雁,古人常用以喻指游子。前路:前面的路程。望乡山:指家乡所在的地方,即思乡的山。门柳:借指家门,因门前有柳树而得名。风景:景色,风光。自应:自然应该。东州:洛阳东面一带,这里借代洛阳。别来久:分别已久。传语:捎口信。携手:手挽手。复达否:能否传达书信的内容。 【赏析】:
注释: 1. 美人何荡漾:美人为何如此飘逸? 2. 湖上风月长:湖上风和月都多么漫长。 3. 玉手欲有赠:你手中想要赠予我什么? 4. 裴回双鸣珰:你徘徊不前,好像在寻找什么。 5. 歌声随渌水:你的歌声随着绿色的湖水飘荡。 6. 怨色起朝阳:你的怨恨之色从东方升起。 7. 日暮还家望:太阳落山时我还在回家的路上望着远方。 8. 云波横洞房:天上的云波似乎横亘在我们的房间。 赏析:
【诗句释义】 越中:指越州(今浙江绍兴)。沧洲:大江中的沙洲,即钱塘江。一帆:指船只。今始:今天才。发南海:从南海出发。万里速如飞:形容行船迅速。初谓:刚才还认为。落何处:下落在何处。永将无所依:永远不能靠岸。冥茫:昏暗不明。渐西见:渐渐向西望去。山色越中微:越州的景色逐渐显现出来。谁念去时远,人经此路稀:想到自己离开家乡很远,经过这条道路的人已经很少了。泊舟悲且泣,使我亦沾衣:我因为悲伤而流泪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手法”“表现”“情感”等,再依据具体诗句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思想内容、语言特点等方面,最后结合全诗主旨进行概括。 此题中,“茙葵花歌”出自李白的《将进酒》,是诗人借咏物抒怀的作品。“昨日一花开,今日一花开。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这是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也是诗人豪饮长歌时的一种自我安慰
【注释】: 君:指僧人。 缁(zī):黑色,佛教僧徒所穿的衣服的颜色。锡:佛教僧侣所戴的一种金属饰品。 乱花:指落花。 寂莫:寂寞。 松色空照水,经声时有人。 深林度空夜,烟月资清真。 莫叹文明日,弥年徒隐沦。 以:因。 【赏析】: 《寄阎防》,一作《寄阎防上人》。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七言律诗。首联两句写山中景色;颔联两句写寺中情景;颈联两句写僧房生活;末联二句抒发了作者的感慨。全诗语言质朴无华
【注释】 ①小山:指山峰,也比喻人。 ②飞雪:大雪纷飞。 ③春庭:春天的庭院。 ④虚心应任道:虚心以待道。 ⑤遇赏遂成山:受到赏识就成为山岳。 ⑥峰小形全秀:山峰小而整体秀丽。 ⑦岩虚势莫攀:岩石空无一物,无法攀登。 ⑧以幽能皎洁:因为幽静所以皎洁。 ⑨谓近可循环:说是可以循环往复。 ⑩孤影临冰境:孤单的身影降临在冰面上。 ⑪寒光对玉颜:寒冷的光芒映照着玉石般的容颜。 ⑫不随迟日尽
暮秋的扬子江边,我寄给孟浩然的一首诗: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 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 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 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 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 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 译文: 树叶在秋风中纷纷下落,夕阳下的东南天空如同被霜雪覆盖。 树林和山峦交织在傍晚时分,天空一片青苍,仿佛无边无际。 夜色越来越浓,秋天的声音也似乎越来越漫长。 孤独的小舟伴随着微弱的月光
【诗句注释】 孤峰临万象:孤峰,高耸入云的山峰;万象,指世间万物。 秋气何高清:秋天的气韵多么清新高洁。 天际南郡出:天空中南方的郡城显现出来。 林端西江明:树林的尽头,西边的江面明亮可见。 山门二缁叟:寺庙的门上有两个和尚。 振锡闻幽声:和尚们拿着锡杖,听到寺内的幽静之声。 心照有无界:心与外界的一切都相通。 业悬前后生:前生的罪业和今生的善行都悬在心中。 虽知真机静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出山更回首,日暮清溪深。 - 这句诗意味着在离开山岗后回头望去,夕阳下溪水显得更加深邃。 2. 东岭新别处,数猿叫空林。 - 描述诗人站在东边的山岭上,发现这里已经变成了新的去处。同时,他听到远处树林中传来的猿猴叫声。 3. 昔游有初迹,此路还独寻。 - 回顾过去,诗人曾在这里初次游览,而现在独自在此道路上前行。 4. 幽兴方在往,归怀复为今。 -
陶家习先隐,种柳长江边。 朝夕浔阳郭,白衣来几年。 霁云明孤岭,秋水澄寒天。 物象自清旷,野情何绵联。 萧萧丘中赏,明宰非徒然。 愿守黍稷税,归耕东山田。 注释: 1. 陶家习先隐,种柳长江边。 - 陶氏家族世代隐居在江边,种植柳树。 2. 朝夕浔阳郭,白衣来几年。 - 每天早晨和晚上都经过浔阳城(今江西省九江市),已经有几年了。 3. 霁云明孤岭,秋水澄寒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