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雪伴春还,春庭晓自闲。
虚心应任道,遇赏遂成山。
峰小形全秀,岩虚势莫攀。
以幽能皎洁,谓近可循环。
孤影临冰境,寒光对玉颜。
不随迟日尽,留顾岁华间。
【注释】
①小山:指山峰,也比喻人。
②飞雪:大雪纷飞。
③春庭:春天的庭院。
④虚心应任道:虚心以待道。
⑤遇赏遂成山:受到赏识就成为山岳。
⑥峰小形全秀:山峰小而整体秀丽。
⑦岩虚势莫攀:岩石空无一物,无法攀登。
⑧以幽能皎洁:因为幽静所以皎洁。
⑨谓近可循环:说是可以循环往复。
⑩孤影临冰境:孤单的身影降临在冰面上。
⑪寒光对玉颜:寒冷的光芒映照着玉石般的容颜。
⑫不随迟日尽:不会随着太阳的西落而消失。
⑬留顾岁华间:留着目光去观望岁月变迁。
【赏析】
这首诗写景抒情,寓情于景,借咏雪来表达自己志节之高洁,以及对于时世的不满和对前途的忧虑。全诗语言简练、清新、含蓄,意境优美。
开头两句写积雪为小山。“飞雪伴春还”,是说大好的春天里,飞雪又飘然而下,与春天相伴而行;“春庭晓自闲”,是说春天早晨的庭院,一片宁静悠闲的景象。这两句是总写,概括地写出了春天里的景色,为下面具体描绘雪花飘飘而下作了铺垫。
第三、四句写虚心应任道,遇赏遂成山。这是承上启下的过渡,由总到分。意思是,虽然白雪皑皑,但是有虚怀若谷的胸襟,就能任道从容,遇赏而化。“遇赏”是说有人欣赏。“遂成山”,就是被人们赞赏的意思。这里把诗人比作山,说明他的志节像山峰一样高峻,不可动摇。
第五、六句写峰小形全秀,岩虚势莫攀。这是进一步描绘,突出诗人的品格。意思是,尽管山峰不大,可是它整体秀丽,岩石空洞,没有一点东西可以攀援。这就更有力地突出了诗人高风亮节的形象。
第七、八句写以幽能皎洁,谓近可循环。意思是说,因为幽静所以皎洁,所以说近处可以看到,可以循环往复。这里用典,意指诗人清正廉洁、光明磊落、品德高尚,即使身陷困境也不会丧失气节,依然能够保持光明磊落的品质。这是从侧面衬托了诗人的志节。
第九、十句写孤影临冰境,寒光对玉颜。意思是说,诗人独自面对冰封的大地,那寒冷的光照耀着如玉般明净的面容。这句是写景,也是暗喻诗人身处逆境,但仍然不改其志。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括,也是诗人的总结:“不随迟日尽,留顾岁华间。”意思是说,诗人不会随着太阳渐渐西沉而消逝,他会留在这美好的年华之间。
全诗通过描写诗人雪中独立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他高风亮节、刚正不阿的人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