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赠数学吴桂子》中的诗句。下面是对每句的释义: "先天有数妙蓍龟,诧鬼夸神满卷诗。"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先天之中,有一种神奇的数字,就像占卜用的蓍草和龟一样准确。他的诗充满了诡秘的色彩,仿佛是在嘲笑鬼神一样。”这里的“先天”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占卜方法,用蓍草和龟来预测未来的吉凶。而“有数妙蓍龟”则表示这种方法非常神奇。 "独一许翁可吾意,预占晴色赏酴醾。"
林下萧然一秃翁,吟髭全白醉颜红。 米盐薪炭时时绝,自古诗人例合穷。 注释译文:在树林中独自生活的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他的胡须都白了,他醉酒时面颊通红。生活中所需的米、盐和木柴常常是空的,自古以来,许多诗人都遭遇了贫困。 作品赏析: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孤独老人的生活状态进行细腻描写,展示了诗人对生活困苦和世态炎凉的深刻理解。诗中“吟髭全白”与“醉颜红”形成鲜明对比,生动描绘出人物形象
【注释】 卖茶:指卖茶为生。犹:还,仍然。征讥:征税讥讽。蕨菜:一种野生蔬菜。何为:为什么。入市:到市场上去卖。稀:少见、难得。篮:篮子。提篮:手提竹篮。采山者:在山上采集野果的人。空归:空手而归。 【赏析】 卖茶的农民说,他们被征税讥讽。蕨菜为何会少呢?原来是因为山里人上山采摘时怕遇到猛虎,因此都不敢空手返回。这首诗写山里人上山采摘蕨菜的艰难和危险,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疾苦生活和悲惨遭遇。
注释:在午亭春醉后,我倚吟吟咏春天的美景,最终还是有风度的人才能不负天意。 将麦子磨成面粉,调入酥油慢慢熬制火候,牡丹花和菊花芽一起煎煮。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态度。首句“午亭春醉耸吟肩”,描绘了诗人在午亭春醉后,倚吟吟咏春天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颔联“屑麦调酥慢熬火,牡丹花共菊芽煎”,则通过具体的动作描写
人间踏地有风波,归老山林莫问他。这首诗的意境深远且富有哲理,它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归宿的深刻思考。下面将对诗句进行一一解读: - 诗句原文: 人间踏地有风波,归老山林莫问他。 身是我船心是舵,早寻岸泊奈侬何。 - 译文注释: 1. 人间踏地有风波:这句话描述了人类活动所引发的自然界的动荡不安,如同行走在波涛汹涌的道路上一样。 2. 归老山林莫问他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向来人唤老梢工,解使帆樯八面风。 - “向来”表示“过去”,意味着诗人以前是船工。 - “人唤”指的是别人呼唤他,“老梢工”指资深的船工。 - “帆樯八面风”形容船上的帆和桅杆迎着各种风向,形象地描述了船只在大海中航行时面对多变的海风情况。 - 注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过去的航海生涯,展现了其丰富的经验和对大海的深刻理解。 2. 今日钓鱼亦无力,劣能听雨卧船篷。 -
注释: 七年:七年守郡。守郡,指驻守某地,担任官职。 罢三年:三年后。 山中:指山中的隐居生活或山林之中。 五顷田:指山中的田地。 捐:抛弃。 典:抵押。 犹能:还能做到。 醉面仰看天:醉酒时面带笑容仰望天空。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之一,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第一句“七年守郡罢三年”,描绘了作者在山中度过的岁月,他在这里度过了七年的时间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心许天知不愧天:我的内心完全信任和理解上天,没有任何愧疚。 2. 酣风醉月仰天眠:享受着微风轻拂和月光洒落,我仰面而睡,沉浸在自然的宁静之中。 3. 自疑略似知章马:自我反思时,我感觉自己有点像是杜甫笔下的“知章”那样,虽年老仍能保持豪情壮志。 4. 人道还如太乙莲:人们常常评价我如同太乙真人手中的莲花一样纯洁无瑕。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不须有客问张凭:无需有人来询问张凭,因为张凭已经在那里。 - 且要无人觅庾冰:也不需要去寻找庾冰,因为庾冰可能不在此地。 - 好是夜寒风浪静:夜晚非常寒冷,风浪也平静。 - 月明空载一孤僧:在明亮的月光下,只有一位孤独的僧人。 这首诗的译文是:无需有人来询问张凭,也不必去寻找庾冰,因为夜晚寒冷风浪平静,月明如昼,只有一个孤独的僧人,享受着这宁静的夜晚。
【注释】孚:信。孚舟亭:在浙江湖州。□:圆,圆形。□□:方形。□□□□:方格状。□□□□:方形。栖梁燕:燕子,常在屋梁上筑巢。乳春声豫:春天的叫声和预兆。细玩:仔细玩赏。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于元贞元年(1295年)初春游孚舟亭而作的。诗中通过描写春天景物来表现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首句“不待圆□□□□”,意思是说,孚舟亭的建筑已经非常完善了,不需要再等待了。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