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
城市尘埃不见诗,西村东坞可寻谁。夏前十日尝新麦,政是江南最好时。 诗句解析 1. 城市尘埃不见诗: - 城市尘埃:这里指城市的喧嚣和污染,象征着现代社会的浮躁和功利氛围。 - 不见诗:意味着在城市的尘嚣中,诗人失去了内心的宁静与诗意,难以找到真正的艺术表达。 - 西村东坞:指的是远离城市喧嚣的自然村落,象征诗人向往的自然和谐与朴素生活。 - 可寻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探寻和困惑
注释:今年的秋天特别干旱,天气异常寒冷。但即使如此,我仍然坚持我的老生涯。山田的庄稼全都焦枯了,但只要下一场雨,就可以让菊花绽放。 赏析:这首诗通过写秋旱带来的困境,以及作者在逆境中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生活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注释】 破鞋:草鞋。苔痕乾:指苔藓已经干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早春冒雨去观赏新绿时写的。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清晨,诗人踏着朝露,迎着微风,来到了一片新绿的竹林。他看着那嫩绿的竹叶,欣赏着那娇艳的花朵,感叹着大自然的美好。然而,诗人并没有停下脚步,他又继续前行,来到了竹林深处。在那里,他看到了一位老人在雨中行走,身上的衣服已经被雨水打湿了。 诗人被这种无私的精神所感动
【注释】 青铜雨垫巾:铜质的雨伞。青铜,指铜质。 含羞小婢:含羞的女子,指侍女。 髭须总似银:胡须像银子一样白。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主人早起,看到雨后初晴,天边出现彩虹,心情愉快,于是对身边人询问天气,并感叹自己年纪大了,胡须都变白了
随分栽蔬复种花,逐时温酒又煎茶。 两儿能售严州屋,便可归来共一家。 这首诗出自方回之手,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简朴与和谐家庭的向往。首句“随分栽蔬复种花”描绘了诗人乐于在自家园圃中自由种植,从蔬菜到花卉,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第二句“逐时温酒又煎茶”则显示了诗人在闲暇之余,喜欢煮茶以消解日间的劳累,反映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洋溢着一股清新脱俗的气息
【注释】: ①杂兴十二首:唐崔涂组诗。共十二首,此为第九首。 ②溪鱼山笋:指山野的鱼和竹笋。篘:酒具。 ③长安:古都城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上酒楼:在酒楼中饮酒。 ④寒宿酲困:醉酒后身体感到寒冷,头昏眼花,不能起床。酲(chéng):醉后的头脑不清。 ⑤酴(tú)醾(ní):即酴醿(tú niǔ),一种春末夏初开花的植物。花下拥绵裘:在酴醾花下披着毛织的皮衣。 【赏析】:
【注释】:芳草:草木繁茂的样子。茸茸:形容草木繁密茂盛的样子。没屦(ju )深:淹没到没有鞋高。霏微小雨:细如牛毛的小雨。初晴:刚过完的晴天,即雨后初晴。暗数:暗中估计、计算。青梅:未成熟的梅子。树阴:指树下。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诗,写的是春末夏初雨后的景色。首句“芳草茸茸没屦深”,写芳草覆盖了人的双脚,看不见鞋子了。一个“茸”字,形象地写出了草丛郁密,遮天蔽日,使人难以看清周围的情景
诗句原文: 漫浪桐江一把麾,往来今积十年诗。 次山自序舂陵集,岂望夔州杜二知。 注释解析: - “漫浪桐江一把麾”:描述了诗人在桐江山水间随意挥洒的情景,这里的“麾”指的是指挥或挥动的意思,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自然景观中自由自在的游历状态。 - “往来今积十年诗”:表达了诗人与自然长时间交流、积累下来的诗歌成就。这里的“诗”指诗歌作品,而“十年”则强调了诗人在此过程中的艺术沉淀和时间积淀。 -
【注释】: 岂有耶溪父老钱,无朝无暮在樽前:哪有像耶溪那样,年复一年,天天与酒为伴的老翁! 樱桃豌豆分儿女,草草春风又一年。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生活情趣的小诗,全诗以轻松诙谐的笔调,描绘出了农家春宴的情景,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首句“岂有耶溪父老钱”,是说哪有像耶溪那样,年复一年,天天与酒为伴的老翁呢!耶溪是作者家乡的一处风景名胜,也是诗人的故乡之景
《桐花落尽熟朱樱,无数珍禽绕树鸣。绣羽翠衿政堪玩,伊谁轻著弹丸惊。》是唐代诗人王建的诗作。此诗描绘了春天里,满园春色,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桐花落尽熟朱樱,无数的珍禽围绕在树上,欢快地鸣叫。 绣羽翠衿(qín)政堪玩,美丽的鸟儿,绿色的羽毛,真是令人赏心悦目。 伊谁轻著弹丸惊,是谁如此大胆,竟敢用弹丸去惊扰这些美丽的鸟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满园春色,万物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