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
【注释】孚舟亭:在今浙江桐乡县北。横陈:并列排列。撱(jié):船篷下缘与船身相接的部分,也指船上的帆。一篷撱似船形:形容亭子像船一样。八柱亭:亭中分立八根柱子,像船桅。风涛:指江上的浪涛。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桐乡孚舟亭所作,描写了亭子的建筑特色以及它的环境。 首句“傍石横陈八柱亭”,写这个亭子建筑在一块巨石上,亭内分八根柱子,像船桅。“傍石”和“横陈”写出了亭子的方位、位置及建筑的特色
``` 南北东西四面看,舸轩虽窄自心宽。 永无金马门边梦,岂有黄牛峡里滩。 【注释】: 1. 孚舟亭:一个建在水边的亭子。 2. 南北东西四面看:形容站在亭内四面环望的景象。 3. 舸轩:指船舱或船屋。 4. 金马门边梦:比喻富贵荣华的梦想。 5. 黄牛峡里滩:指艰险的峡谷中的河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站在孚舟亭上四周围望的情景。首句“南北东西四面看”,表达了作者开阔的视野和内心的平和
孚舟亭新成赋十绝 其四 六爻虚实相为用,二位高卑各有宜。 顺抚说随心不爽,风漂罗刹有还时。 注释: - 六爻:指易经中的六个卦象,代表阴阳变化和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 虚实相为用:指事物的真实情况与假象相结合,互相作用。 - 二位:指天地人三才中的两个重要位置,也泛指事物的两个方面。 - 顺抚说:一种顺应自然、安抚人心的说法或态度。 - 风漂罗刹:形容风的猛烈,可以吹走像罗刹鬼一样的恶势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浏览选项,把握关键词语,再仔细阅读诗句,最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阐述。 本题中,“春浓面面透花香”,春风满园,芳香四溢;“秋皎团团转月光”,秋天皎洁的月光下,亭子团团圆圆。 “窗户总空天是壁”:亭子四面开窗,但无一人影,只有蓝天作墙。 “如吾肺腑没遮藏”,我的心灵像这亭子一样空旷,无所遮蔽。 【答案】
《为牟德范题石湖遗墨意有未尽复赋五首·其三》是宋代诗人方回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作于南宋时期,当时方回在元朝任职,但内心依然怀念宋朝的故土与文化。诗中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无限眷恋与感慨,同时也展现了方回对古代文化的热爱与尊重。全诗如下: 1. 诗歌原文: 青春日月羁尘鞅, 朱夏乾坤炽暑炉。 略对风檐紬古卷, 闲愁吹得一星无。 2. 诗句解释: - 青春日月羁尘鞅,朱夏乾坤炽暑炉。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赏析语言和领悟作品内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理解诗意,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两个方面作答。本诗是一首咏物言志诗,诗人借“鼻涕”这一形象的比喻来表达自己虽已年高体弱,但仍有壮志难酬、心系国事的复杂心情。“颓然无用一憨痴”“虽老元来未可欺”一句中“憨痴”一词表明自己虽然年纪大了,但仍然保持着一颗童心,没有老态
酴醾盛开二绝 其二 雪色联飞蝶过廊,乌衣交语燕归梁。 酴醾花下午酲解,春静人闲白日长。 【注释】 酴醾(túmín):一种花名,即“荼蘼”。 联翩:连续不断的样子。 酴醾花:指酴醾。 酲(chéng)解:酒醉之后醒来。 交语:互相交谈。 梁:屋脊,此处指屋梁。 白日:白天。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春天的午后,诗人独自一人在窗前欣赏着盛开的酴醾,同时,也感受到了春天带来的愉悦和宁静。
诗句原文: 小亭新筑赏天香,恍惚春风旧洛阳。 人道此翁畦菜手,元来亦解种姚黄。 注释解析: - 小亭新筑赏天香:新建的小亭子是为了欣赏天上飘散的香气,暗示亭子的用途与自然美景有关。 - 恍惚春风旧洛阳:这里用“恍忽”表达了春风带来的感觉,使人联想到曾经在洛阳(古都)的美好记忆。 - 人道此翁畦菜手:人们认为这位老人擅长园艺,尤其是种植蔬菜,这里的“畦菜手”形容其园艺技能。 - 元来亦解种姚黄
酴醾盛开二绝其一 罗雀闲门未寂寥,小园花事自春饶。 日葵霜菊逾千本,更有酴醾十万条。 【注释】 酴醾(tú mín): 又称荼蘼,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花有白、红、黄、紫各色,果实球形,可入药,也可酿酒;诗中指酴醿。 罗雀:指鸟雀不惊扰。 闲门:指没有拘束的门。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酴醾的盛开景象。首句写酴醾花开得热闹,第二句写酴醾花开得旺盛。第三句进一步描写酴醾花,用“更”字突出了其数量之多
【注释】孚(fú)舟亭:即孚亭,在今浙江省杭州市。新成:刚刚建成。十绝:指十首诗歌。 一叶:指一片树叶。岸人:指岸上的百姓。胆落:胆战心惊的样子。傍船看:靠近船来观看。鼍(tuó):鳄鱼一类的水生动物。吞鲸(chēng jīng):吞食大鱼。吐鲸:吐出大鱼。无愧:无愧于心。平安:安泰、安定。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杭州西湖的美景,以及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