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
次韵邓善之书怀七首(其一) 昭谏先生宅,咸平处士庐。 大名无死朽,外物几乘除。 译文:昭谏先生的居所,就是他的书房;咸平处的住所,是他的住所。名声如金石般坚固,岁月可以磨砺,而外界之物则如同尘埃一般,最终都会消散。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昭谏先生和自己的赞赏之情。他认为昭谏先生的住所是书房,而自己的咸平处则是住所,这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品味。同时,他也认为名声如同金石般坚固
泰伯被封疆界四望宽,胜将吴越旧书观。 苎罗山下春才到,麋鹿台边沼已寒。 不有采香专怙宠,可能尝胆便除残。 今年木德临心宿,重见家家衽席安。 【注释】泰伯:古地名,今江苏无锡西南。吴山:吴地山名。夹谷子:古地名,在今山东济南附近。吴地:泛指江南一带。 赏析: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作者此时为徐州通判。首联写吴越之地辽阔,泰伯封疆之广。“四望”,言四周眺望,意谓视野极远。“吴越”
次韵邓善之书怀七首(其四) 二十八回见,天门阖左扉。 不嫌笔端退,但骇镜中非。 自爱希声瑟,谁知尚絅衣。 人生年七十,肯复壮心飞。 注释:经过二十八次的相见,天门关闭了左门。不嫌笔下退却,但震惊的是镜子中的自己。我喜爱弹奏瑟,却不知还穿着朴素的衣服。人生七十岁后,怎能再恢复青春的壮志。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好友重逢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时光易逝、年华老去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与旧友的相遇、共饮
注释: 1. 次韵邓善之书怀七首:这是一首次韵诗,也就是作者在原诗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或仿照而作的七言诗。邓善之是作者的朋友。 2. 今代邓元侯:指的是现在的邓元侯,即邓善之。 3. 书窗不外求:意思是说书籍和知识不需要从外界寻找,只要打开窗户就可以得到。 4. 寡言良有味:意思是说很少说话,但是话语中蕴含着深刻的含义。 5. 节用绝无愁:意思是说节俭的生活没有烦恼。 6. 真是温如玉
这首诗是邓善之在书怀七首中的第四首。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我听髯张作,清于月夜笳。 这句的意思是“我听说髯张所作的事情,比夜晚的笳声还要清晰”。髯张在这里指的是张籍,因为张籍有《听张立本女吟》一诗,所以这里用髯张作为代称。 曹思先七子,杜老到三巴。 这句的意思是“曹思先的七个儿子,杜甫来到巴蜀地区”。曹思先是指唐代诗人曹植(字子建,号思),他的子孙中有著名的曹七郎
注释: 1. 极目无穷六合宽:极目远眺,看到天地广阔无垠。六合:指天空和地面。 2. 仰天如以浑仪观:抬头看天,就像用浑仪观测天象一样。浑仪:古代用于观测天象的仪器。 3. 日躔箕斗逢长至:太阳运行到箕宿、斗宿,正是冬至时节。躔(cuán):星宿名。 4. 月宿奎娄届大寒:月亮运行到奎宿、娄宿,正是大寒时节。届:到达。大寒: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冬季最寒冷的时期。 5. 肘后方多难却老
【注释】 开镜见瓶梅:打开梳妆台的镜子,看到瓶中的梅花。 开奁见明镜:打开梳妆台的匣子,看到明亮的镜子。 聊以肃吾栉:姑且用来整齐我的发髻。 横斜数枝入:有数枝梅花斜斜地伸进瓶中。 真花在瓶中:真正的花朵就在这瓶中。 镜中果何物:在镜子里看到的果实是什么? 玩此不能已:玩赏这枝梅不能停止。 悠然:闲适、自在的样子。 若有得:仿佛有所领悟或得到某种启示。 【赏析】
【注释】 ①夹谷子:地名,在今山东济南东北。②吴山:又名历下,古称鹊山,在今山东济南市。③陆机:字士龙,西晋时著名文学家,曾作过《豪士赋》和《文赋》。④莼羹:莼菜汤。⑤雷焕:晋朝人,博学多识。⑥倏忽:忽然。⑦分:指命运、生死、福祸的分际。⑧命要深知:意谓要知命。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登览吴山后有感而发的一首纪游抒情诗。诗人借吴山景色,抒发自己的政治见解,表达出自己对人生、社会
【注释】 1. 夹谷子:即夹谷山,在今山东济南。吴山:指泰山。 2. 百弓宽:比喻极小,像百弓一样大的地方都没有。 3. 万事须分两眼观:指处理问题时,要分清主次、轻重缓急。 4. 仙子:形容美丽女子。 5. 卉服:指野人穿着的衣服。 6. 黄卷青灯:泛指书籍。黄卷,黄色的书;青灯,青色的灯光。 7. 兴废荣枯:比喻世事的兴衰和变化。 8. 手翻覆:比喻世事的变迁。 9. 几家能遣子孙安
注释: 三吴:指江南的吴郡、会稽、丹阳。百越:泛指南方。楚天:指楚国的天空,这里代指南方的天空。不厌:即“不惮”,不怕,不嫌。登临:登上高处远望。不厌观:即“不惮观”,不嫌看。画舫:雕饰华丽的船。红桥:彩绘的桥梁,泛指桥梁。随处有:到处都是。丹楼碧宇:红色的楼阁,碧绿的房屋。倚空寒:倚靠高空而感觉寒冷,形容高耸入云的景色。梅边:梅花旁边的。吟思:吟咏思索。春光早:春天来得早。雁外归心夕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