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一本
诗句释义: 1. 帽影鞭丝趁晓烟,才过北陌又南阡 - “帽影”指诗人的帽子在清晨的薄雾中留下的影子。 - “鞭丝”可能指的是马鞭或类似的装饰品,随风飘扬。 - “晓烟”指日出时分升起的轻烟。 - “北陌”和“南阡”都是古代道路名,表示南北走向的道路。 2. 蜂飞蝶舞栽花地 - “蜂飞”和“蝶舞”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忙碌。 - “栽花地”可能是指种植花卉的地方
【注释】 1. 挽陈化成联:指对陈化成的挽联。陈化成(1778—1823),字次公,江苏淮安人。清朝初年抗英名将,官至福建水师提督。此联为对其生平事迹的赞颂。五车书:指五车之书,比喻学问渊博。雅量清心:形容有高尚的品格和清高的心境。玉:美玉。冰:寒冰。大将:大元帅、大将军。实是大儒:实际上也是大学者。温如玉,冷如冰:形容性格温和如玉,冷静如冰。使天下讲道论文人愧死:使全国讲道德
注释: 驰赴滇南鞫狱:赶往云南南部审讯案件。 士有称冤者,来从万里余:有人因冤屈而来,行程万里。 月卿驰使节,云署走征车:月卿(指唐代名相张九龄)骑马急行,快马如飞;云署(即云韶,唐代名臣狄仁杰的别号)驱车而行。 地岂关山隔,人难楚越疏:这难道是关山河水相隔,人与人之间难以理解的原因吗? 折中无异术,虚已定爰书:用折衷的办法解决纠纷,不使用武力。 赏析:
暮归 饭罢从公薄暮回,炉香袅袅渐成灰。 无人叩户堪闲坐,有子知书许共裁。 诗补求名慵琢句,酒缘多病戒衔杯。 闭门高卧鼾终夜,那有春愁枕上来。 注释: 暮归:傍晚回家。 饭罢从公薄暮回:吃完饭后跟从公(可能是主人)一起在傍晚时分回家。 炉香袅袅渐成灰:火炉里的香渐渐烧成了灰烬。 无人叩户堪闲坐:没有人敲门,只能闲坐着。 有子知书许共裁:我的儿子知道学问,可以一起商讨学问。 诗补求名慵琢句
【注释】舟中:在船上。喜乍晴:船到江心,天气突然转晴。垂杨:杨柳。夹岸:两岸。向人迎:像人一样向着行人招手。儿童不识风帆利:孩子们不懂得风帆的道理。笑说:笑着说。青山似马行:好像山是马跑过留下的踪迹。 【赏析】此诗写春日泛舟的情景。首句点明舟行之速,次句写两岸景色,三句写儿童天真幼稚、无知的情态,末句以“笑”字收束,表现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境。全诗写得活泼风趣
士有称冤者,来从万里余。 月卿驰使节,云署走征车。 地岂关山隔,人难楚越疏。 折中无异术,虚已定爰书。
帽影鞭丝趁晓烟,才过北陌又南阡。 蜂飞蝶舞栽花地,日暖风和打麦天。 流水一泓眠白鹭,垂杨千缕拂乌犍。 莫言万里征骖苦,多少风光到眼前
昔时未读五车书,雅量清心,温如玉,冷如冰,是大将实是大儒,使天下讲道论文人愧死; 此日竟成千载业,忠肝义胆,重于山,坚于石,忘吾身不忘吾主,任世间寡廉鲜耻辈偷生
熊一本是清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以下是关于熊一本的介绍: 1. 生平简介 - 早年经历:熊一本,字以贯,号介臣,六安人,自幼聪敏好学。十岁时便能作文,展现出非凡的文学天赋。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考中秀才,经过数年苦读,在清嘉庆十九年(1803年)中进士,成为清廷选拔的庶吉士。 2. 官场生涯 - 主事与刑部总办:熊本人才出众,被任命为庶吉士后,散馆改任刑部主事。随后因政绩突出,官至台湾道
熊一本是清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以下是关于熊一本的介绍: 1. 生平简介 - 早年经历:熊一本,字以贯,号介臣,六安人,自幼聪敏好学。十岁时便能作文,展现出非凡的文学天赋。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考中秀才,经过数年苦读,在清嘉庆十九年(1803年)中进士,成为清廷选拔的庶吉士。 2. 官场生涯 - 主事与刑部总办:熊本人才出众,被任命为庶吉士后,散馆改任刑部主事。随后因政绩突出,官至台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