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祖望
赵祖望是清代的一位诗人。 赵祖望的诗作在清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他以博通经书、深研史学而著称,他的诗歌不仅展现了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其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深刻思考。赵祖望的诗歌成就和风格特点,在清代文坛上自成一家,虽然生前未得到广泛的公正评价,但他的文学作品仍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清代赵祖望《挽张百熙联》释义
【注释】 中原:中国。 清议:指正直的舆论,也指清正廉洁的官员。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1904年(光绪三十年)为张百熙挽词。当时张百熙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主持江南、湖北学政,提倡兴办新学,并亲自主讲《四书》、《五经》等课程,一时“风行草靡”。然而好景不长,1905年8月,他因“妄参新政”,被慈禧太后革职查办,同年9月3日,病死于南京。 首句“学校遍中原,不期文教方兴,我公去矣”是说
赵祖望
赵祖望是清代的一位诗人。 赵祖望的诗作在清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他以博通经书、深研史学而著称,他的诗歌不仅展现了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其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深刻思考。赵祖望的诗歌成就和风格特点,在清代文坛上自成一家,虽然生前未得到广泛的公正评价,但他的文学作品仍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