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鼎
偶书 高楼人去碧天长,点点帆迎落日黄。 敢冀舟中逢谢尚,漫劳市上识韩康。 丧家毕竟非秦赘,悯世何曾是楚狂。 二十年来尤守拙,白云沧海总茫茫。 【注释】 1. 偶书:偶然之作。 2. 高楼:指诗人所居住的高楼。 3. 碧天长:形容天空广阔无边。 4. 点点帆:远处的船只点缀在落日余晖下。 5. 落日黄: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天空。 6. 敢冀:表示不敢奢望或尝试的意思。 7. 谢尚:东晋名士、将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古诗文阅读与鉴赏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求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筛选重要信息,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理解诗歌的情感意境和表现手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 (1) “秋宵怀湖上”的意思是:秋夜怀念着湖上的景色,即思念故乡;“萧疏树影过西墙”,意思是:秋天的树影掠过西边的围墙;“残月溶溶到草堂”,意思是:残月慢慢地落到草堂
以下是对这首诗《早行》的逐句释义与赏析: 1. 诗句解读: - 一叶西风里,催程曙色微。 描述早起赶路时,自己如同一片飘落的叶子在西风中摇曳,天色渐亮,催促着行程的开始。 - 水流残梦急,帆带落星飞。 比喻水流带走了梦中的景象,而船帆带着星光飞翔,形容旅途中的忙碌和希望。 - 宿鸟未离树,寒潮欲上矶。 表示鸟儿还未离开树巢,寒潮已经开始逼近岸边的岩石或石滩。 - 江湖无远近,莫问几时归。
解析与注释 第一句:虚堂独自掩疏棂,久客天涯醉亦醒。 - 虚堂:可能指的是一种空置无人的场所或象征性的居所。 - 独自掩疏棂:独自一人,用疏落的门窗遮挡外界的目光。 - 久客天涯:长时间的漂泊在外,身处他乡。 - 醉亦醒:形容无论醉酒还是清醒,都难以摆脱内心的苦闷。 第二句:廿载江湖双眼白,五更风雨一镫青。 - 廿载江湖双眼白:二十年来,眼中尽是风霜之色,比喻经历了许多世事沧桑。 -
【解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诗人以“爱酒”“言贫”两语点明送别之意。诗中多有“万语”、“两重春”之语,可见其离别之情的深沉与浓烈。此诗语言朴实自然,不事雕琢,但句句写情,字字含意,充分体现了古诗的含蓄美。 【答案】 怀李啸云吴苑文章客,余溪落拓身。一生惟爱酒,万语不言贫。依隐常安拙,相交只率真。记从分短袂,又度两重春。 注释: ①吴苑:泛指吴地(今江苏、浙江一带)风景秀丽的地方。②余溪:指山间小溪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村居》中的前两句。下面是逐句释义: 1.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草长莺飞”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草木茂盛,燕子在空中自由飞翔。 - “二月天”指的是春季的二月,这个时候天气渐暖。 - “拂堤杨柳”指的是垂柳轻轻拂过堤岸,随风摇曳生姿。 - “醉春烟”形象地描述了春风拂面,仿佛柳枝都沉醉于这美好的春日气息中。 2.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萧疏树影过西墙,残月溶溶到草堂。 秋景最清尤在夜,客居虽好总怀乡。 延青水榭吟诗舫,饮渌山庄斗酒场。 一自孙卢蹂躏后,悲风磷火啸枯杨
吴苑文章客,余溪落拓身。 一生惟爱酒,万语不言贫。 依隐常安拙,相交只率真。 记从分短袂,又度两重春。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 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 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关放风筝的《村居》。 著作有《拙吾诗稿》等。 生卒年:?-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 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 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关放风筝的《村居》。 著作有《拙吾诗稿》等。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