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璞
猩猩赞 能言之兽,是谓猩猩。 厥状似猴,号音若婴。 自然知往,颇识物情。 注释:猩猩是一种能说话的野兽,它们的形状像猴子,叫声听起来就像婴儿啼哭一样。猩猩能够自然地记忆过去的事情,而且对事物的了解也相当深刻。 赏析:这首诗用猩猩来比喻那些能够说话的人,赞美他们聪明、机智和善于交际的特点。猩猩的体态与猴子相似,叫声却如同婴儿的啼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律。猩猩具有记忆力,能够记住过去的事情
蚌赞 万物变化,其理无穷。 雀雉化生,珠玉在中。 与气相通。
注释: 兰薄有茝,玉泉产玫。 兰薄,兰草的嫩叶,蕙草的嫩芽。 玉泉产玫,玉泉是山名,出产的玫瑰。 亹亹含风,灼灼猗人。 亹亹,形容风的强劲,指风中摇曳的芳草。 灼灼,形容花朵鲜艳。 猗人,指花下的人。 如金之映,如琼之津。 如金之映,形容水清澈如同金子一样。 如琼之津,形容水清澈如同美玉一样。 擢翘秋阳,凌波暴鳞。 擢翘,形容女子姿态高傲。 秋阳,指秋天的阳光,这里比喻男子。 暴鳞
【注释】赞:对人或作品的颂扬。翔:飞翔。髯:胡须,这里指鼠须。鼓:挥动。翰:长毛笔。倏然:形容迅疾的样子。 【赏析】 《飞鼠赞》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这首诗写飞鼠的威风和本领,表现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首句“或以尾翔,或以髯凌”,描写的是两种不同的飞鼠的形象。一种是尾巴在空中翱翔;一种是用胡须凌空而飞。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突出飞鼠的威风凛凛和矫健有力的姿态。 第二句“飞鸣鼓翰,倏然皆腾”
【注释】: 鼮鼠赞:赞颂老鼠。 鼮(yǎn):一种老鼠,尾巴长而粗,善于跳跃,也善于打洞。 豹采:比喻老鼠的敏捷。 厥号:指老鼠的名字。 汉朝莫知:汉朝时期没有人知道老鼠的名字。 中郎能名:汉朝时期,有人能够为老鼠命名。 赏以束帛:赏赐给命名老鼠的人一束布帛。 雅业遂盛:因此老鼠的养殖业就兴盛了。 【译文】: 有只老鼠名叫鼮,尾巴细长且粗壮善于跳跃,也有打洞的本事,善于跳跃和打洞是老鼠的特点。
注释1:小鼠曰鼷。实有螫毒。鼷,小老鼠。螫(shi 刺),毒。 注释2:乃食郊牛。不恭是告。乃,于是。郊牛,指祭神的牛。 注释3:厥谴惟明。征乎其觉。厥,他的。谴,惩罚。惟,只有。明,明白。 赏析:这首短诗用拟人化的方式,通过老鼠对祭神的牛所进行的报复,表现了作者的愤慨和憎恶之情。全诗以“鼠”为中心词,以“鼠”为线索进行构思,层层递进,最后揭示主题;以“鼠”与“牛”作对比,借以突出“鼠”的可恶
鼫鼠赞 五能之鼠,技无所执。 应气而化,翻飞鴽集。 诗人歌之,无食我粒。 注释: 五能之鼠:五种能力的老鼠,即善于跳跃、奔跑、攀爬、打洞和游泳的老鼠。 技无所执:技能没有固定的目标。 应气而化:顺应自然之气变化。 翻飞鴽集:翻飞盘旋聚集。 诗人歌之:诗人因此赞美它。 无食我粒:不损害我的粮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五种能力的优秀老鼠的形象。它们不仅具备多种技能,而且能够顺应自然之气的变化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意、赏析诗句及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读懂原句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语境来理解词语的含义,然后把握其意象的特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最后分析手法,品味诗的意境,领悟诗情。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考生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原意,同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橐驼”句:指骆驼是稀有的畜类;“唯”:唯一。 “肉鞍”句
【注释】 青丘:古代传说中狐狸所居住的地方,这里泛指妖狐。九尾:形容奇异、美丽。有道(zhǎo):具有道德。翔:飞翔。见:出现,出现。周文:古代传说中的周文王。作瑞:表示吉祥和祥瑞。周文:指周文王。标:标志。灵符:神奇的符号。 【赏析】 这首诗以“九尾”“奇兽”为题,借赞颂九尾狐的神奇美丽来赞美贤臣。首句写九尾狐的神奇美丽;第二句写九尾狐的出现;第三句写九尾狐的吉祥意义;第四句写九尾狐的象征意义
注释: 1. 鼯鼠赞:这是一首赞美鼯鼠的诗歌。 2. 鼯之为鼠,食烟栖林:形容鼯鼠像普通老鼠一样吃食,栖息于树林中。 3. 载飞载乳,乍兽乍禽:表示鼯鼠能够飞翔和哺乳,时而像野兽,时而像鸟类。 4. 皮藉孕妇,人为大任:形容鼯鼠的皮可以制成珍贵的皮革,对人类来说是重要的资源。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鼯鼠的形象描绘,展现了它独特的生活习性和对人类的巨大贡献。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