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庚莲
刘庚莲,清代诗人。刘庚莲,这位在清代文坛占有一席之地的诗人,其作品不仅承载了他个人的文学追求,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现实。 刘庚莲的诗歌创作涉及多种题材和风格,既有描绘自然景观的山水诗,也有表达对国家大事和个人感慨的政治抒怀诗。他的作品体现了清代文人关注时局、思考国事的传统精神。例如,他的《挽张之洞联·入政事堂》就表达了对清朝政治人物张之洞的哀悼之情,以及对社会动荡不安时代的深刻反思
清代刘庚莲《挽张之洞联》释义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张维屏创作的挽联,对张之洞和袁世凯的死表示哀悼。下面是逐句释义: 入政事堂,与袁项城不愧两贤 —— "入政事堂"指的是进入朝廷担任要职。"与袁项城不愧两贤"是指与袁世凯相比,自己不感到羞愧。袁世凯(1859年-1916年),字慰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汉族,清末大臣、北洋军阀首领,中华民国时期的军事和政治人物、政治活动家,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曾担任过中华民国总统。
清代刘庚莲《挽张之洞联》释义
【注释】 1.公:指张之洞 2.先君交四十年:指作者与张之洞相交40年之久。 3.春秋责备独严:指张之洞在处理国事时严格认真。 4.潞国能容唐介疏:潞国即潞安,是明朝名相张居正的故居,唐介曾上疏为张居正辩护,但张居正已死,唐介仍敢于上书,显示了潞国能容人的一面。 5.帝得圣相督七行省:帝,皇帝;圣相,即张之洞;督,管辖。张之洞督理7个行省。 6.江汉去思弥永:江汉即长江、汉江
刘庚莲
刘庚莲,清代诗人。刘庚莲,这位在清代文坛占有一席之地的诗人,其作品不仅承载了他个人的文学追求,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现实。 刘庚莲的诗歌创作涉及多种题材和风格,既有描绘自然景观的山水诗,也有表达对国家大事和个人感慨的政治抒怀诗。他的作品体现了清代文人关注时局、思考国事的传统精神。例如,他的《挽张之洞联·入政事堂》就表达了对清朝政治人物张之洞的哀悼之情,以及对社会动荡不安时代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