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都剌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从意象、意境等角度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降入”句:指李陵投降匈奴的事。天骄:对匈奴人的一种蔑称。将才:指李陵的才能,也暗喻诗人自比。愧:惭愧、羞愧。将才:才能。 “山头”句:李陵兵败投降后,被流放到朔方(今内蒙古杭锦旗东北),在山上筑了望乡台,以抒思念家乡之情。 “苏郎”句:苏武出使匈奴,被留十九年,始终不屈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红白桃花开满枝,满城微雨牡丹时。” - 解释: 描述春天的景色,桃花和牡丹在微雨中盛开。 - 关键词注释: 红白、桃花、牡丹、微雨 - 赏析: 此句通过色彩和自然现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桃花和牡丹作为春天的代表,暗示着季节的更替以及生命的勃发。微雨则增添了一份柔情和诗意。 2. “因过古寺逢僧话,莫遣扁舟解缆迟。” - 解释:
注释: 1. 野草山花知姓字:野草和山花都能识别出人的姓氏。比喻人生短暂。 2. 人生踪迹似浮萍:人的生命如同漂浮的浮萍,漂泊不定。 3. 帆冲细雨空江白:帆在细雨中冲刷,使江面显得一片白茫茫。 4. 鸟没长淮远树青:鸟儿消失在长江淮河的远方,远处的树木依旧郁郁葱葱。 5. 今夜故人离水驿:今夜,老朋友即将离开水边的驿站。 6. 明朝别酒尽沙瓶:明天,我们将告别酒尽的沙瓶。 7. 匆匆又入丹阳去
诗句释义 老师召对金銮殿,喜动龙颜坐赐茶 - 老师:此处指金山长老。 - 金銮殿:古代皇帝的宫殿,象征尊贵和权威。 - 召对:皇帝召见官员议事。 - 龙颜:帝王的面容,常用来形容威严或尊严。 - 赐茶:赏赐茶叶,表示尊敬和恩宠。 一日潮音起般若,九重春色上袈裟 - 潮音:佛教用语,指佛经中的教诲或启示。 - 般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教经典之一。 - 九重春色:形容春天景色美丽如画。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写作手法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结合重点句子理解诗歌情感主旨。同时注意通假字的理解及词语在诗句中的含义与用法。 “马上行人思九华”,马上行走的人思念着九华山,表达了作者对九华山的喜爱之情。“排空峭石生玄笋”写山势高耸,直插云霄;“落日奇峰挂赤霞”写落日映照下的峰峦,如披红霞。 第三联“仙掌九秋倾露屑,天河半夜碍星槎”
腊尽过了练湖 独倚牙樯数客程,残年风景足乡情。 寒天半夜无人语,明月满船闻雁声。 云外好山如有约,烟中野树不知名。 明朝乌鹊桥头闹,应是人家出户迎。 译文: 腊尽时节过了练湖,独自倚靠在牙船上数着游子们归程的行期,在寒冷的天气里,半夜没有说话,只能听着那明亮的月亮和大雁的叫声,感受到那份乡愁。在云外的山上仿佛有一座山在和我约定一样,而烟中的野树却因为名字未知而显得更加神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淮南雨过好晴色,御史楼船动楚桡”,“淮南雨过”指秋末冬初的天气;“楼船”指御史出行的船只;“动楚桡”意为御史出行时船儿划动着楚地的船桨,有如《楚辞》中“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的意思。此句写诗人送别王御史,王御史乘船沿河前往河道巡历的情景。 “杨柳清风秋解缆
【注释】《宿玄洲精舍芝菌阁别张伯雨二首》是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的组诗作品。此诗为第二首,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于友人的感激之情。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诗。前两句写山中风雨景象,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相会的喜悦心情。后两句抒发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扬子江头柳色浓,小船春雨去匆匆。 扬子江头是扬州的别称,春天的江边柳树长得浓密翠绿。小船在春雨中匆匆离去,形容船速之快和时间之短。 青袍铁瓮龙门婿,紫锦蒲帆鹤发翁。 青袍指的是青色的官服,铁瓮是古代的一种武器,也指代官府或朝廷,龙门婿指的是出身于龙门世家的年轻男子,这里指外舅慎翁的儿子,紫锦蒲帆则描绘了外舅慎翁乘坐的船只,鹤发翁则是形容外舅慎翁的年纪已高,头发花白。 晋府旧臣还塞北
【注释】: 黄鹤山头:指位于湖北武昌的黄鹤矶。 归计:回家的计划。 城高铁瓮(zhuó):城下有长江,江边有瓮城,故称。 地接金陵:指地理位置接近南京。 北府市楼:在黄鹤楼下。 南朝官柳:南朝时,建康城内种植了大量柳树,故称为“南朝官柳”。 水宿风餐:形容旅途劳顿。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罢官后,归途中经过京口时所作。首句写黄鹤矶头,春雪未消,点明归期之近;次句写行人归计在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