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勋
诗句原文: 桃花流水须长信,不学刘郎去又来。 粟多未必全为计,师老须防有伏兵。 遍寻云壑重题石,欲下山门更倚松。 注释翻译: - 桃花流水须长信:这里的“长信”可能是作者对长安的一种象征,长安因其长久而闻名。同时,“桃花流水”可能寓意着时间的流逝或生命的短暂。 - 不学刘郎去又来:刘郎指的是东汉时期的诗人刘晨,他因误入桃源而不知归路,最终返回时发现人事已非。这里可能是在表达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罗刹石》 何年遗禹凿,半里大江中。 注释版译文: 这首诗描述了一块位于大江中的巨石,据传说是古代大禹时期留下的遗迹。这块巨石半里长,位于大江中。每年仲秋既望时,人们都会迎潮设祭,乐工们会在这块巨石上表演。诗中提到的“何年遗禹凿”,指的是这块巨石是大禹时期留下的遗迹。而“半里大江中”,则形容了这块巨石的位置,它位于大江之中,半里长。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罗刹石的描述
【注释】 重戏和:指和诗。春雪:指春天的雪花。沈员外:沈彬,作者的朋友。倚楼看:倚在楼上观赏。却遮迟日偷莺暖:遮挡住温暖的阳光。却:反而;遮:挡住;偷:偷偷地。莺暖:黄莺鸟的温暖。密洒西风借鹤寒:密布着西风把鹅毛般的雪花送到大雁那里。西风:指秋风,因为秋天天气偏凉。借:给。鹤寒:指鸿雁的寒冷。散漫不容梨艳去:梨花盛开时不能离开。散漫:形容花开放的样子。应笑玉华乾:应该笑着欣赏玉树琼枝。玉华乾
``` 青山藏不得,明月合相容。 译文: 青山隐藏不住它的身影,明月又怎能不与之相容! 赏析: 此诗通过白鹭的形象,寓意着诗人对清白高洁人格理想的追求和对污秽不堪社会的反感。首句“青山藏不得”表达了诗人对于白鹭无法被青山所掩盖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白鹭的坚韧与高洁;“明月合相容”则形象地描绘了明月与白鹭的和谐共处,象征着美好事物的完美融合。整首诗通过对白鹭与自然、月亮等元素的巧妙结合
春日尊前示从事 州中案牍鱼鳞密,界上军书竹节稠。 眼底好花浑似雪,瓮头春酒漫如油。 东君不为留迟日,清镜唯知促白头。 最觉此春无气味,不如庭草解忘忧。 注释: 1. 春日尊前示从事:在春天的宴会上向从事官展示(自己)。 2. 州中案牍鱼鳞密:州中的文件像鱼鳞一样紧密排列着。 3. 界上军书竹节稠:边界上的军书密集如同竹子的节。 4. 眼底好花浑似雪:眼里的好花就像雪一样洁白。 5.
【解析】 本诗为送别之作。作者送友人赴任,在饯行时写下这首劝酒词。诗人通过饮酒、惜春、花开花落的比喻,劝慰友人,表达对友人的殷切祝愿。 其一: “官为将相复何求,世路多端早合休”,这是说,既然身居高位,何必再有什么奢望?人生的道路本来就是这样曲折,何必急于求成呢?这两句是诗人劝酒时的开场白。 其二: “渐老更知春可惜,正欢唯怕客难留”,这是说,人到晚年才懂得春天的美好,可惜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太快
【注释】 1. 御苑:指皇宫。赐房令待诏:皇上赏赐给翰林院的房屋,让学士、侍从等官员在这里居住、待诏(等待召见)。此身殊胜到蓬瀛:此身之荣非常人所能比拟。 2. 蓬瀛:即蓬莱、瀛洲,都是传说中的仙山。 3. 禁中:指皇帝居住的地方。仙乐:指宫中奏乐,与人间乐不同。无时过:没有时刻不在演奏。 4. 阶下:指宫廷外台阶之下。 5. 迭颖弄芳:形容秋日菊花盛开的景象。落:凋谢。丛柯耸翠:形容树木茂密
【解析】 “墙阴”句,描写了一幅静谧而孤寂的画面:在夕阳的余晖中,沙滩上长满了青草,海风轻轻吹拂着。 【答案】 译文:夕阳西下,沙滩上的草丛沐浴在余晖中,海风轻轻拂过。 赏析:诗人以写景起笔,先从远处落墨一笔,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孤寂的傍晚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片苍茫的沙岸之上,领略到大自然的幽美和恬静
拂檐拖地对前墀,蝶影蜂声烂熳时。 万倍馨香胜玉蕊,一生颜色笑西施。 忘归醉客临高架,恃宠佳人索好枝。 将并舞腰谁得及,惹衣伤手尽从伊。 注释: 拂檐拖地对前墀:意思是蔷薇的枝蔓垂到屋檐下,覆盖了台阶前的地面。 蝶影蜂声烂熳时:意思是蝴蝶和蜜蜂飞舞的声音在此时变得欢快起来。 万倍馨香胜玉蕊:意思是蔷薇的香气比玉蕊还要浓郁十倍。 一生颜色笑西施:意思是蔷薇的颜色比美女西施还艳丽。 忘归醉客临高架
注释翻译:云气散后经窗湿润,山晴路香石上。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诗人用“经窗湿”和“山路香”两个生动的比喻,将云雾散去后的清凉感和山雨过后的清新气息传达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