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曾寿
【注释】 万草千花点缀新:形容春日里,大地万物生机勃发,繁花似锦。缀:装饰;点:点缀。 翩翻长曳地衣尘:指花儿随风起舞,飘落在地面,好像拖曳着地上的灰尘。 却嫌重累难胜舞:却觉得身上负担太重了,连跳舞也感到有些吃力。 笑把春衣借与人:于是笑着将春天的衣服借给别人穿。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春日里百花盛开、草木萌生的景象。诗中以“万草千花”总括了大自然的盎然春意;以“点缀新”概括了百花争妍的特点
【注释】 白梅:指未开的花。上玉肌:比喻花的颜色像玉石一样洁白。清泪化胭脂:形容花的花瓣像人的眼泪一样晶莹,但又不是真的眼泪。空山淡薄收拾住:意思是说梅花虽在深山中绽放,却能抵御寒风的侵扰,使寒冷的冬天变得暖和起来。便了酬春无限思:意思是说梅花虽然不能与春天相提并论,但是它能够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做好准备工作。无限思:无穷无尽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注释:孔孟而还一藐孤,孔子孟子的学说回归了,我是多么寂寞啊。贞元多难启纯儒,贞元年间国家多灾难,但依然有很多儒家学者站出来。寂寥天地今谁语,天地之间如今还有人说话吗?梦想寒风伫立图,我在寒风中独自站立,想象着过去的场景。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杨园先生的怀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杨园先生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对其深深的敬意和怀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佳作
【注释】 七月初四日:即七月十四日。 直:值班、值宿。园寥:指园长。 志正:字志仁,号复园,南宋诗人,与杨万里、陆游友善,著有《江湖长翁集》。 焦山:在江苏省镇江市北。 杂忆:泛指对山水风物的追忆。 小诗:小诗,这里指这首七律诗。 【赏析】 本诗作于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七月初四日夜,当时作者正在焦山,怀念友人范成大。 首句“夜槛凭江万象冥”,是说夜晚站在江边栏杆旁,放眼远眺,万物朦胧一片
【注释】 剑叟:剑仙的道号。蒲团:佛教徒打坐用的草垫。梦未回:指梦中的情景还没有醒来。九衢:京城的街道,泛指都市。殷成雷:形容车马声喧哗如雷。魏南刘北;魏州在黄河以南,刘州在黄河以北。天万里:指路途遥远。长昼:白天,这里指白天漫长的时间。剥啄:敲门声。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通过描写送别的场景和人物活动,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远行的关切和祝福之情。 “剑叟蒲团梦未回,九衢车马殷成雷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能结合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第一句“平生最爱钟声好”,是说自己一生最喜爱听钟声。钟楼,位于城中心的鼓楼和钟楼。钟楼在城中心,为古代城市的标志建筑,人们往往喜欢到钟楼下观看,所以这里说:“钟声”即是指钟楼的报时之声。钟楼口占:我最喜欢听的是钟楼报时的声音。 第二句“今上钟楼更看山”,是说自己现在登上钟楼上去观赏远山
诗句: 扰扰争窠蜂世界,劳劳旋磨蚁生涯 译文: 在争抢巢穴的蜜蜂世界中,勤劳地转动着像蚂蚁一样的生活。 注释: 扰扰:形容声音嘈杂,纷乱的样子。 争窠蜂:争夺巢穴的蜜蜂。劳劳:勤劳,勤勉。 旋磨蚁生涯:形容生活忙碌不停。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热闹非凡的夏日景象,以蜜蜂和蚂蚁为代表,生动展现了自然界生物的繁忙与竞争。首句“扰扰争窠蜂世界”形象化地描述了蜜蜂们为争夺巢穴而展开的激烈竞争
【注释】背负:背着。叶叶舟:形容船儿在水面上轻轻摇动。靴文:像靴子花纹一样的波痕。万顷:广阔的湖面。落日:夕阳。平生事:一生的事迹。苦留:苦苦挽留,舍不得离去。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诗人游览焦山时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首句“背负明霞叶叶舟”,诗人以“背负”二字形象地描绘了小船在湖面上行驶的情景,使人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第二句“靴文万顷夕风柔”
駴耳滔滔万派东,百年惊浪压孤蓬。 注释:駴耳滔滔,水波滚滚;万派,指众多的河流。意思是说,江河滔滔东去,百年来惊涛骇浪,把孤独的芦苇打得弯弯曲曲。 何时栖息焦山去,卧看斜阳自打钟。 注释:何时,什么时候;栖息,居住,安家;焦山,位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上的一个风景名胜区。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才能在焦山安居下来,躺下来看夕阳从西边落下时,自己敲钟报晓。 赏析:此诗写诗人对焦山的向往之情
四围檐瀑泻淋浪,万偈澜翻作道场。 省识劳生滋味了,湖斋听雨最清凉。 注释: 檐瀑:屋檐上的瀑布。 万偈:佛教用语,指佛经中的文字。 劳生:指劳苦的生活。 译文: 四周的屋檐瀑布如注,湖水波涛翻滚如万卷经文在诵读。 我终于明白了劳苦生活的味道,在湖边的书房听雨最为清凉宁静。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观察和思考,对人生、自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四围檐瀑泻淋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