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曾寿
我们逐句来分析这首诗: 1. 题画:题目是“题画”。这是一首诗的标题,通常出现在诗的开头或者每句的末尾。在这个情境下,它可能是诗人在画作上留下的题词,表达了他对画作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 闲居兀兀自堪惊:描述了诗人在家中的状态。"闲居"意味着诗人没有外出,在家里过着平静的生活。"兀兀"表示孤独或无聊的感觉,"自堪惊"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状态的无奈和感叹。 3. 还羼溪山缥缈情
注释:七月四日夜,我值班到深夜回到时复园,寥志正游焦山并杂记一些记忆寄给他。 江天茫茫如烟雾,半榻容身真自在。 咫尺不知帆在水,百年安得雨藏山。 译文:江天辽阔如同烟雾,坐在半塌的床前真自在。 咫尺不知船帆在水上,百年后哪能像雨水一样藏在山中。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寥志正游焦山所作小诗。诗中描绘了焦山的自然风景和自己的闲适之感。首句写景,江天浩瀚无际,仿佛烟雾弥漫,给人一种空灵、宁静的感觉
【注释】 与莘田夜话去后作:在莘田夜晚谈完后的诗。 残灯君独去:指诗人独自离开。残灯:夜幕下,点着的灯光。君:对别人的尊称(如对朋友)。 深院雨来时:深夜时分雨声阵阵响起。(深院:指庭院。) 契阔他年意:多年以后,彼此间是否还能像现在这样亲密无间呢?契阔:指分离。他年意:将来的意思。 温凉竟夕思:整晚都在思念你(温凉:形容天气寒冷而潮湿。竞夕:整夜。) 赏析:
《春日早起》 晓日朦胧闻竹鸡,杂花写影石栏西。 竹苞才吐青青节,穿径杨花踏作泥。 注释:清晨时分,我被朦胧的朝阳唤醒,听到了竹林中小鸟清脆悦耳的啼鸣声。我走到石栏杆旁,看到各种花朵的影子都映在了栏杆上。这时,竹子刚刚吐出嫩绿的叶子,轻轻摇曳着,仿佛在向我招手。我穿过树林,发现杨树的花序已经开放,落在地上,踩上去软绵绵的。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注释:朔风凛冽,铁甲骑兵威猛如虎,愁听北窗风声撼动沙土。我不见白衣的友人高卧在幽谷,但有两三朵黄花和义熙花陪伴着他。 赏析:诗题中的“朔风”指的是北方的寒风。诗中通过描绘一幅北国冬景图来表达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之情。前两句描写了北国冬天的景象,后两句抒发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全诗意境宏大,情感深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偶成》。 译文: 曝书时忽然看到旧友书信,突然觉得心中虚无未被清除。 只是这种心情还是和过去一样,竟然三十岁就已过完了吗? 惯于忧虑出入官场,就像范粲的车马一样奔波。 白日中青春如同鲜花香气四溢,不多时梦醒还感到迷惘。 注释: 1. 曝书忽见故人书:指偶然发现友人寄来的书信。曝,晒;忽,突然;故人,老朋友;书,信。 2. 猛觉虚光未扫除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第1句:爱读剑南诗 - 关键词:“爱读”表示喜欢阅读。 - “剑南”是唐代的地名,这里可能指诗人所在地或某种特定的文化象征。 - 这句表达出作者对剑南诗歌的喜爱和珍视。 第2句:自伤自慰总堪悲 - 关键词:“自伤”指的是自我怜悯。 - “自慰”表示自我安慰。 - “总堪悲”意味着总是让人感到悲伤。 - 这句表达了作者在阅读剑南诗歌时,内心的伤感和自我安慰的矛盾情感。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解释和诗词的理解。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的积累。本诗内容理解是基础,赏析为延伸,二者结合才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 “梦中见一诗”:梦到一首诗。 “往往庭花发”:庭院里花开了。 “看看二月空”:转眼间,春天已过去了。 “百年有春梦”:人生能有几回春呢? “春梦未能同”:我的梦想不能和你共享。 译文: 在梦境中看到一首古诗, 庭院里的花儿盛开了,
注释:育王寺里的豆粥非常美味,和西山戒坛寺的稷粥可以称为双绝。 在育王寺里分豆粥,味道怎么样呢?和戒坛寺的风味有什么不同? 如果进入山中小路,披着头发,就能真正地康济自家身吗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markdown 周念衣约游洪山不果枉赠一首次韵留别 年前料量千回意,袖手笼寒及暮春。 向晚落花看更急,将行纵酒莫辞频。 远山孤塔千寻梦,宿雨寒蕉一个身。 栏榭曲幽闲亦好,郊原浩荡付何人。 ``` 译文: 在年初时我多次设想和计划,如今却只能袖手旁观,感受着寒冷和暮春的气息。 傍晚时分,落花纷纷,景象更加急促动人,将要启程,怎能吝啬美酒? 远山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