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璈
刘璈是清代诗人。 字时衡,号碉芗,生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卒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作为一位清代的诗人,他的生平和诗作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刘璈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所成就,而且其生平事迹同样丰富,涉及教育、政治等多个领域
清代刘璈《挽左宗棠联》释义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 第一句:“相业亘古今,只凭忠耿一心”,意为:伟大的功勋延续千古,只是依靠一片忠心。“亘”字是“延续”“无穷尽”之意。 第二句:“外攘内安,尽瘁手擎天柱赤”,意为:对外抵御侵犯,对内安定天下,用生命支撑着国家的栋梁。“擎”字,在这里是撑起、支撑的意思。“手擎天柱”比喻国家领导人如擎天之柱一样坚定地支撑着国家。 第三句:“恩知逾骨肉,适值冤埋三字
时衡,原名刘璈,清代诗人
刘璈是清代诗人。 字时衡,号碉芗,生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卒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作为一位清代的诗人,他的生平和诗作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刘璈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所成就,而且其生平事迹同样丰富,涉及教育、政治等多个领域
刘璈
刘璈是清代诗人。 字时衡,号碉芗,生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卒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作为一位清代的诗人,他的生平和诗作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刘璈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所成就,而且其生平事迹同样丰富,涉及教育、政治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