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
释义: 寒梅在冬天之后绽放出幽雅的姿态,为何今年梅花开得这么晚?昨日路上已经春意盎然,溪头却只看到两三朵梅花。 译文: 寒梅在冬天后绽放出优美的身姿,为什么今年梅花开得这么晚?昨天在路上已经充满了春天的气息,溪头却只看到两三朵梅花。 注释: 1. 寒梅:指的是冬季的梅花,因冬季寒冷而得名。 2. 冻后:指冬天过后,经过一个冬天的冷冻,梅花在冰雪中绽放。 3. 幽姿:形容梅花的姿态优美、清幽。
【注释】 何年:何时。 润带江南雨:湿润的雨水沾在竹上。 眉山:指苏轼,字子瞻,眉州(今四川成都)人,曾任眉州刺史。 枯:凋零。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以“凤毛”比喻竹子,用笔极为生动、夸张,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竹叶经秋雨浸染,变得干枯萧瑟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东坡的怀念之情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百年礼乐愧前贤 - 注释:指古代的礼仪制度,音乐文化历经数百年仍为世人所推崇。 - 赏析:此处表达了对古代文化传承的自豪感,同时暗示了当前文化的缺失或衰微。 2. 濂洛微言久不传 - 注释:濂(水)洛(山)代表宋代儒学的代表人物周敦颐(字子美,号濂溪)、程颢(字伯阳,程子)和程颐(字正叔,程夫子)。这里的“微言”指的是他们深邃的哲学思想和教育理念。 - 赏析
注释: 月明树影落晴波,写寄山房古意多。 巳分此身同槁木,岁寒相对老岩阿。 月明星稀夜已清,树影摇曳映晴波。 我在此间寄情思,古意深长难以言表。 巳分此身同槁木,岁寒相对老岩阿。 我已将此身化为枯木,岁月流转中与岩石相伴相依。 赏析: 《修德惠枯木图次韵 其二》是一首描绘枯木与岩石相伴相依的诗歌。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月明和树影为画面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情怀。 “月明树影落晴波
注释:修炼道德,施惠枯木,这是一幅图。至道无声无闻,但行力道,精神相交千年,只有周程能做到这一点。我直教俯仰皆无愧,才能堂堂正正地做人,成为世间的英雄。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描绘自己的理想人格,表达了他对道德的崇尚和对社会的贡献。他认为,只有通过修炼道德,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愿望,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这种思想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隐者生活的诗作,通过诗人对隐者的观察和理解,展现了隐者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下面是逐句解释: - “栋宇参差逼翠微”:描述的是隐者的住所,建筑参差不齐,逼近青山。这里的“翠微”指的是青翠的山色。 - “路通犹恐世人知”:虽然路径通向外界,但仍然担心外界人知晓。这里反映了隐者对外界的关注以及对自身隐居生活的担忧。 - “等闲识得东风面”:轻易就能欣赏到春天的风
【注释】 题山水:在山中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霜落江南木叶丹:霜降时节,江南的树叶都染上了红色。 滔天波浪一舟还:滔天的江水,白色的浪花,一条小船载着你回来。 何人得似林中叟:谁能像那林中的老翁一样超然物外? 目送浮云过远山:看着白云从远方的山头飘过。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自然、赞美隐逸生活的诗。 首联是说,霜降时节,江南的树叶都染上了红色,而滔天的江水,白色的浪花,载着诗人的船儿归家
注释:远别出门,我愁苦地看到困难重重,燕山越水,路途盘绕曲折。 我把我的心托付给了天边明月,无论身在何地,我都要像两地一样欣赏这皎洁的月色。 赏析:诗人以远行之人的身份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坚定的信念和决心,要像明月一样高悬于两地之间,照亮人们的心田,让人在困境中也能保持希望
道者扇 竞利争名不暂休,纷纷尽逐水东流。 道人心事如松柏,阅尽寻常草木秋。 注释与赏析: 1. 道者扇:这里的“道者”可能指的是追求道德和智慧的人,而“扇”则是指扇子。在古代,扇子常常被用来驱赶蚊虫,同时也是一种文人雅士的象征。在这里,诗人可能是用扇子来比喻追求名利的人。 2. 竞利争名不暂休:这句话的意思是追求名利的人永远不会满足,他们总是不断地去争取、去竞争
【注释】 览:观赏。 陈先生:指陈琳,字孔璋,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曾任大将军曹操的军师,曾撰写《檄吴将校》。曹公:指曹操。 挥翰檄曹公:挥笔写檄文讨伐曹操。麾,古代的一种指挥用具,这里代指军队。 烈日秋霜格力雄:指陈琳文章气势如烈火般猛烈,如秋霜般锋利,表现出他的文才和气概。格力,指文才、气概。 白发云孙千载后,新诗尚可愈头风:即使到了千载之后,陈琳的诗歌仍能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清除那些陈旧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