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
译文: 荷花的丰姿绝世而不为尘埃所染,丹霞作质玉作神。 水鸟不要奇怪荷花开得晚一些,一洗平常草木春天的气息。 注释: 绝世丰姿不受尘(绝:超脱;世:世俗。绝世:超凡脱俗。丰姿:美好的姿态。不受尘:不受尘埃污染。) 丹霞为质玉为神(丹霞:指山间红霞和云霞。质:本质。玉为神:指荷花的品格高洁、美丽。) 渚禽莫怪开时晚(渚:水中小洲或沙洲。禽:泛指水鸟。莫:通“暮”,傍晚。怪:责备。开时晚:指荷花晚开
鹦鹉 幽禽兀自啭佳音,玉立雕笼万里心。 只为从前解言语,半生不得在山林。 注释: 1. 幽禽:比喻鹦鹉,这里指鹦鹉。兀自:独自。啭:鸟鸣。佳音:美妙的声音。 2. 玉立雕笼万里心:形容鹦鹉被关在精美的笼里,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无奈。 3. 只为:因为。从前:指过去。解言语:解除言语的束缚,也就是不再说人话。 4. 半生:一生。不得在山林:不能在山林中自由自在地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鹦鹉为题材
晓梦惊回燕语巢,窗前红日在花梢。 诗句释义:在梦中听到燕子的鸣叫声,惊醒后发现是窗户前的燕子筑起了巢。窗外,朝阳映照在花朵上,红日高悬。 译文:在梦中,我听到了燕语,被惊醒时发现自己正睡在窗前,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了花朵上,红日高悬。 注释:燕:这里指燕子;晓梦:早晨的梦;惊回:惊醒;燕语:燕子的鸣叫声;巢:鸟筑的窝;窗前:窗户前面;红日:指太阳;花梢:花朵的顶端。 赏析:这首诗以梦境为背景
百雀图 曲巷高檐避网罗,朝来饱啄陇头禾。 但令四海长丰稔,不厌人间鼠雀多。 注释: 百雀图:描绘了一只小鸟在曲巷中躲开捕鸟的陷阱,早晨去吃庄稼的情景。 曲巷:弯曲的小胡同。 高檐:高大而倾斜的屋檐。 避网罗:躲避捕捉鸟网。 朝来:早晨。 饱啄:充分地啄食。 陇头:田间地头的草。 丰稔:指五谷丰收。 长:永远。 不厌:不嫌弃。 人间:世间,人间。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注释】 墨菊:指菊花颜色深黑或黑色的。 分根:即分枝,把主干分开。 东篱:东面的篱笆。 羲之洗砚池:《晋书.王徽之传》载,晋朝书法家王羲之曾用木制砚台在宣纸作画,后被王献之盗走,王羲之得知后,不生气,反而说:“献之得佳种遗我,何如并诸儿?”意思是献之将最好的木制砚台送给他,比把儿子给他更好。后来人们就称好的东西为“宝”,把偷东西的人称为“贼”了。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
马 一日曾骑越与燕,鼓车随后意茫然。 圉人何必相羁绊,亦未乘龙去上天。 注释: 马: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骑马的场景。 一日曾骑越与燕:意思是有一天我骑着马越过了燕地。一日曾骑,指某日;越与燕,指的是越过燕地。 鼓车随后意茫然:意思是跟随的车子(鼓车)在身后,而我(骑者)却感到迷茫和困惑。鼓车,指马车。随后,跟随的意思;意,指内心的感觉;茫然,形容心中迷茫不解的样子。 圉人何必相羁绊,亦未乘龙去上天
顺流舟楫日边回,古木轩囱水际开。 万里西风数行雁,送将秋色过江来。 【注释】 顺流舟楫:顺流而下的船只。 轩囱(xuānchōu):窗户。 【赏析】 《题菊》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诗中以“顺流舟”和“轩囱水际开”,写出了诗人在秋天的江边远眺的情景。首句中的“日边回”既写出江水之长,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第二句通过“万里西风数行雁”描绘出秋天的壮阔景象
【注释】 湘水女神泪尽,泪水将干。斑竹图:描绘了湘君的悲伤之情。潇潇:形容风声萧瑟的样子。洞庭:指洞庭湖。客:游子。为客处:指在外地作客的地方。满湖风月:指洞庭湖上的风月。泛舟看:乘船观赏洞庭湖的风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湘君的哀怨之诗。诗人以湘君自喻,借湘君的悲伤来表达自己对故土的思念之情。全篇语言清新自然,情感深沉而真挚。 首句“湘君泣尽泪痕乾”,点明了湘君已经泣尽泪痕
墨菊 其一 解印归来鬓巳斑,故园松菊可怡颜。 祗缘三径荒凉久,特写秋花仔细看。 注释: 1. 墨菊:指菊花的颜色是黑色的。 2. 解印归来:指官员解职回到故乡。 3. 鬓巳斑:形容人的头发已经花白。 4. 故园松菊:指家乡的松树和菊花。 5. 怡颜:使面色高兴、愉快。 6. 三径荒凉久:指的是曾经的庭院小路因为荒废而变得荒凉。 7. 特写:特别地描绘。 赏析:
注释:竹子不习惯世俗的污染,突然见到幽静的竹林,眼睛顿时变得明亮。我还记得在天上梦中,曾经到过连昌宫,听到秋天的声音。 赏析:这是一首写竹的诗,诗人用“不禁俗物败人意”来表达对世俗的不满和愤懑,而“忽见幽篁眼为明”则表达了他看到竹后的喜悦和惊喜。最后两句是回忆过去在天上的梦境,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