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
【解析】 1.谈:评论;宗:崇尚,崇拜。2.无穷意:无穷的意趣。3.乾坤:天地宇宙。4.绝妙词:绝妙无比的好文章。 【答案】 译文: 世人全都崇尚李杜诗歌的崇高地位,却不知道李杜诗歌的高尚境界更应该归于谁。只有探求到了风雅诗篇的无穷意趣,才能写出真正绝妙的好文章。 赏析: “谈”本为议论,这里指对李、杜诗歌的评说。首句以“举世”起笔,说明李、杜诗歌影响之广泛。诗人认为,世上的人大多只推崇李、杜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以及语言特点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赏析”,即对诗歌的思想主题及其艺术特色进行分析,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创作意图和诗作的社会价值,同时还要注意分析诗歌的意境特点,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体会诗歌的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等。 “发挥道德乃成文”的意思是:只有发扬了道德才能写出文章。这是全诗的第一句诗句
【注释】 万古乾坤:指宇宙。 此道存:这里指诗的写作技巧和艺术规律。 前无端绪后无垠:指前人没有开创,后人也没有继承。 手操北斗:比喻诗人掌握着创作诗歌的诀窍。 调元气:指调节天地间的阴阳之气。 桑麻雨露:指滋润农作物的雨露。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诗。首句写“诗”与宇宙同在,说明诗与造化同体;次句写前人无开创,后人无继承,表明诗歌创作的规律性;三、四两句承上启下
诗句: 绣湖烟雨正宜秋, 之子还家喜得游。 忠孝堂前旧明月, 相随重到凤池头。 译文: 秋天的绣湖烟雾蒙蒙,景色迷人,你回家的心情格外激动。在忠孝堂前曾共同欣赏过的明月依旧存在,你再次与它相伴,回到了凤池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美丽的自然风景图,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家的欣喜之情和对其美好未来的祝愿。诗中“绣湖烟雨正宜秋,之子还家喜得游”这两句
【注释】 闻卢原质表兄廷试,中了花郎编修。喜而寄之。 奉天殿:指殿试,古代科举考试的场所之一。榜初开:榜初揭。江南得秀才:指在江南地区考取了秀才的人。好是青萝居士说:青萝居士即沈佺期,唐代诗人,曾为李峤、宋之问等诗作序,有《龙池篇》传世。 近来文运属天台:属天台:属意于天台山。天台山在浙江境内,为佛教名胜。 【赏析】 《送别卢原质》,唐·张九龄 奉天殿上榜初开,共贺江南得秀才。 好是青萝居士说
注释:鸡舌官,是唐代对侍从官员的别称。含鸡舌,指身居要职。紫宸,即紫宸殿,在大明宫正门两侧,皇帝临朝听政之处,故称紫禁。 朝回,本义为早晨退朝归来。东阁,唐时翰林院设于禁中。这里泛指朝廷之中。每相亲,指彼此常相见、常交往。每,常常。 片帆,一片小风帆。西风,秋风。去,离去。鸳鸯鹭鸶行中少一人,指少了龚叔安。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送归侍中的好友龚叔安的情景。诗的前四句写龚叔安身居要职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对诗歌进行简单的赏析,从题材、主要内容、思想情感、手法等方面作答即可。本首诗的注释是:客到:客人来到。竹里:竹林之中。烹茶费屡呼:煮好茶,多次呼唤客人来品尝。无难色:不显出难为情的样子。风槩:气概。知:知道。非浅丈夫:不是浅薄的男人。 【答案】 客至 竹林里煮好茶
王节妇 两月孤儿百里坟,一灯风雨几黄昏。 可怜玉帐豪华客,不识金沙节义门。 注释版解读: 1. 诗句原文:“两月孤儿百里坟,一灯风雨几黄昏。” - 这两行诗描述了一对夫妇在遭遇不幸后的情景。其中,“两月孤儿”意味着他们的孩子在出生仅两个月后就遭遇了不幸;“百里坟”则表明他们在家乡附近找到了一处墓地埋葬了孩子。 - “一灯风雨几黄昏”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一盏摇曳的灯光在风雨交加中显得格外孤独
【注释】 郑义门:指郑氏家族。郑氏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大家族,因郑玄(127-200)的功绩,成为世人尊崇的典范。郑玄在官任中以孝义闻名,其家族也因此被世人称颂。此诗用以歌颂郑氏家族的孝道和德行。 【赏析】 首句“丹诏旌门巳拜嘉”,描述了郑氏家族因为孝道而受到皇帝的嘉赏。诏书象征着皇权的权威,而郑氏家族因孝行而得到皇帝的赏识,这是对其家族德行的最高认可。这里的“巳”字表明了时间
这首诗描绘了彭山道中的景色和感受。首先,诗人描述了夕阳西下时,烟鸟归林的宁静景象。接着,诗人用“野人相引度高低冈”来形容与野人的互动和行走在高低不平的山冈上的情景。然后,他描述了马头处一片青山的影子,以及经过这片青山时带来的清凉感觉。 译文: 夕阳西下,烟鸟归林,野人相引度高冈。 马头一片青山影,经过絺衣似水凉。 注释: 1. 夕阳西下,烟鸟归林 - 描写夕阳落下,鸟儿飞回树林的场景。 2.